
最近好多人在問「什麼時候過年」,畢竟農曆新年是台灣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提早知道日期才能安排返鄉行程或規劃旅遊。2025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晚,除夕落在1月28日(星期二),從這天開始就是大家最期待的9天連假啦!這種長假期在台灣真的超難得,一定要好好把握。
說到過年日期怎麼算,其實每年都不太一樣。農曆是看月亮圓缺的曆法,所以春節會在國曆1月21日到2月20日之間浮動。像2024年過年就比較早(2月10日),而2025年則往後挪到1月底。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你快速比對近幾年的過年時間:
年份 | 農曆除夕日期 | 國曆對照日期 | 連假天數 |
---|---|---|---|
2024 | 臘月三十 | 2月9日 | 7天 |
2025 | 臘月廿九 | 1月28日 | 9天 |
2026 | 臘月三十 | 2月16日 | 6天 |
過年期間的習俗也超多,從除夕圍爐、初一拜拜到初五開工,每天都有不同講究。像我們家每年除夕一定要吃長年菜,媽媽說這樣才能「長長久久」;初一絕對不能掃地,怕把財氣掃出門。這些傳統雖然有點麻煩,但就是讓過年特別有味道啊!
現在訂2025年過年的車票和住宿已經要開始搶了,尤其是返鄉的台鐵高鐵票,每次開放訂票瞬間就被秒殺。建議大家先查好售票日期,設鬧鐘提醒自己。如果想出國玩,熱門旅遊地像是日本、泰國的機票也會越來越貴,早點規劃才不會吃虧。記得去年我表姊拖到12月才訂機票,結果全家去沖繩的預算直接多花兩萬塊,被她老公唸了好久。
2025過年是什麼時候?農曆春節日期一次看!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這個問題,畢竟過年可是台灣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提前知道日期才能好好安排返鄉、旅遊或是跟家人團聚的行程啊。這邊就幫大家整理好2025年春節的完整資訊,包含連假天數和重要節日日期,讓你一次掌握不用再查來查去啦!
2025年的農曆春節來得比較晚,除夕是在1月28日(星期二),所以上班族最關心的春節連假就是從1月28日放到2月2日(星期日),總共6天假期。不過要提醒大家,2月3日(星期一)就要補班補課囉!這次連假剛好卡到週間,建議要出遊的朋友可以多請幾天假,這樣玩起來會更盡興。
這邊幫大家整理成清楚的表格,重要日期一目了然:
節日名稱 | 日期 | 星期 | 備註 |
---|---|---|---|
除夕 | 2025年1月28日 | 星期二 | 春節連假開始 |
大年初一 | 2025年1月29日 | 星期三 | 傳統拜年日 |
大年初二 | 2025年1月30日 | 星期四 | 回娘家 |
大年初三 | 2025年1月31日 | 星期五 | |
大年初四 | 2025年2月1日 | 星期六 | |
大年初五 | 2025年2月2日 | 星期日 | 春節連假最後一天 |
補班補課日 | 2025年2月3日 | 星期一 | 記得要上班上課喔 |
過年期間除了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別忘了還有許多傳統習俗要留意。像是除夕夜要守歲、初一早上要拜拜、初二回娘家、初五開工等等。這些日子在台灣都有特別的意義,很多商家和公司行號也會配合這些習俗調整營業時間,所以提前記下來才不會搞錯時間白跑一趟。另外要提醒大家,2025年的元宵節是在2月12日(星期三),雖然不是連假,但各地都會有燈會活動,像是台北燈節、台南鹽水蜂炮這些經典活動都很值得去體驗!
為什麼每年過年時間都不一樣?原來跟這個有關!每次快到農曆新年時,總會發現除夕的日期跟去年不一樣,有時候在一月,有時候又跑到二月去,這其實跟我們的農曆計算方式大有關係啦!
農曆是以月亮繞地球的周期為基準,一個朔望月大約29.5天,所以農曆一個月只有29或30天。而陽曆(國曆)則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周期,一年約365天。這兩種曆法的天數差很多,為了讓農曆季節不會跑掉,古人就想出了「置閏」的方法,每隔2-3年加一個閏月來調整。這就是為什麼過年日期會在1月21日到2月20日之間浮動的原因囉!
來看看最近幾年的過年日期對照表:
西元年份 | 農曆除夕日期 | 閏月情況 |
---|---|---|
2023年 | 1月21日 | 無閏月 |
2024年 | 2月9日 | 閏二月 |
2025年 | 1月28日 | 無閏月 |
2026年 | 2月16日 | 閏六月 |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閏月不固定在哪個月呢?這是因為農曆還要配合24節氣來調整。當某個月份沒有「中氣」(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就會把這個月定為閏月。像2024年農曆二月後面沒有中氣,所以就變成閏二月啦!
這種陰陽合曆的設計真的很聰明,既能反映月相變化,又能讓農曆季節跟實際氣候不會差太多。所以我們現在過年時,雖然每年日期不同,但都還是在最寒冷的季節前後,保留著傳統「過冬」的意義。下次被問到為什麼過年日期會變來變去時,就可以把這些小知識分享給朋友知道啦!
台灣人怎麼過年?傳統習俗大公開
農曆新年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嘅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用最傳統嘅方式來慶祝。從除夕開始,整個過年期間都有好多有趣嘅習俗,每一樣都充滿濃濃嘅台灣味。今天就來同大家分享下台灣人過年嘅傳統習俗,等你可以更了解台灣嘅年節文化。
除夕當日,台灣家庭一定會做嘅就係「圍爐」,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年夜飯。飯桌上一定會擺放「長年菜」(通常係菠菜或芥菜),象徵長壽;仲有「魚」代表年年有餘,而且唔可以食晒,要留到初一。飯後長輩會派「壓歲錢」俾細路仔,用紅色信封裝住,寓意驅邪避凶。而家好多家庭仲會一齊睇電視嘅特別節目,或者打麻將守歲到凌晨。
初一開始就要注意好多禁忌,比如話唔可以掃地(怕掃走財運)、唔可以洗頭(怕洗走好運)。呢幾日大家都會著新衫去拜年,親友見面第一句一定係講「恭喜發財」。台灣人仲好重視「開工日」,通常會揀個吉日,老闆會派開工紅包俾員工,寓意新一年工作順利。
下面整理咗幾個台灣過年重要習俗同禁忌:
習俗/禁忌 | 時間 | 內容 |
---|---|---|
圍爐 | 除夕夜 | 全家團圓食年夜飯,要有魚同長年菜 |
壓歲錢 | 除夕夜 | 長輩用紅包裝錢俾細路,放枕頭底過夜 |
守歲 | 除夕夜 | 熬夜到凌晨,象徵為長輩添壽 |
拜年 | 初一開始 | 著新衫去親友家拜年,講吉祥話 |
開工紅包 | 年後開工日 | 老闆派紅包,金額通常係雙數 |
初一禁忌 | 初一整天 | 唔掃地、唔倒垃圾、唔洗頭、唔食粥 |
過年期間台灣各地都有唔同嘅特色活動,比如台北迪化街嘅年貨大街、台南嘅鹽水蜂炮、台東嘅炸寒單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嘅慶祝方式,但共同嘅都係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台灣人相信,只要跟住傳統習俗去做,就能夠為全家帶來好運同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