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 7890

123, Red Hills, Chicago,IL, USA

佩含教你穿搭3技巧,變身時尚達人 | 佩含的私房食譜大公開 | 跟著佩含這樣做,生活更輕鬆

佩含這個名字最近在網路上討論度很高,原來是跟微軟Bing首頁的每日問答遊戲有關。不少台灣網友發現,只要每天玩這個小測驗,不僅能增廣見聞,還能累積Microsoft Rewards點數換各種好康,難怪大家都說佩含真是個聰明的點子!

說到這個Bing首頁測驗,玩法其實很簡單。每天早上打開Bing搜尋首頁,就會在顯眼位置看到當天的題目。題目類型五花八門,從冷知識到時事都有,答對後系統會自動累積點數。這些點數可以兌換的東西可多了,像是Xbox禮卡、Microsoft Store購物金,甚至是免費的Netflix訂閱!

獎勵類型 所需點數 台灣適用性
Xbox禮卡 4,650點 ✔️
Starbucks券 5,250點 ✔️
Netflix月費 12,000點 ✔️
亞馬遜禮卡 7,500點

很多台灣網友都在PTT上分享攻略,像是每天固定時間玩比較容易遇到簡單題目,或是可以用手機App累積額外點數。佩含最近就在Dcard上分享她靠這個遊戲換到免費Xbox Game Pass的經驗,引起熱烈討論。她說其實不用特別花時間,每天刷牙洗臉時順手答個題,一個月下來也能累積不少點數。

除了賺點數外,這個測驗本身也很有趣。題目常常會結合當天的新聞時事,像是前陣子奧運期間就出現不少體育相關題目。有時候還會有些很台的題目,像是問你珍珠奶茶的起源地,或是台灣哪個縣市以鳳梨酥聞名,讓本地玩家特別有親切感。佩含就說她最喜歡這類題目,因為根本是送分題啊!

佩含

「佩含是誰?台灣新鋭設計師的成長故事」最近在設計圈引起熱議。這位來自台中的90後女孩,用她獨特的視覺語言悄悄改變著台灣設計的風景。從逢甲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後,佩含沒有選擇立即投入職場,反而背起行囊到歐洲流浪半年,這段經歷成為她創作養分的重要來源。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佩含的設計風格融合了台灣在地元素與國際視野,特別擅長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現代設計語言。她曾說:「台灣的廟宇彩繪、夜市招牌,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其實都是最棒的設計教科書。」這種對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讓她的作品總能引起共鳴。

年份 重要里程碑 代表作品
2020 畢業作品獲金點新秀獎 《島嶼記憶》系列插畫
2022 成立個人工作室「含氧設計」 台中燈會主視覺設計
2024 入選東京TDC年鑑 台灣茶文化品牌全案設計

佩含的成長軌跡充滿台灣囝仔的韌性。剛成立工作室時,她曾連續三個月接不到案子,靠著接家教和畫插畫勉強維持生計。但她堅持每天創作,甚至在Instagram上發起「365天設計挑戰」,這個舉動意外吸引到第一個品牌客戶。現在回想起來,她笑說那段日子雖然辛苦,卻是最寶貴的磨練期。

比起追求炫技的設計,佩含更注重作品能否說故事。她為老茶行設計的包裝,巧妙將製茶工序轉化為視覺元素,讓年輕人也開始對傳統茶文化產生興趣。這種兼具商業價值與文化深度的設計思維,正是她能在競爭激烈的設計圈脫穎而出的關鍵。

最近好多文青朋友都在問「佩含的設計工作室在哪裡?台北文青必訪景點」,這間隱藏在巷弄裡的工作室真的超有味道!就藏在大安區的文昌街上,從捷運忠孝新生站走過來大概10分鐘,附近都是老宅改建的咖啡廳跟選物店,整個街區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很適合週末來這邊散步挖寶。

工作室本身是棟50年的老公寓改造的,佩含保留了原本的磨石子地板跟鐵花窗,搭配她自己設計的傢俱跟燈具,整個空間既復古又現代。最特別的是她會根據季節更換工作室的佈置主題,七月去的時候剛好是「夏日海洋風」,牆上掛滿手繪的鯨魚插畫,連茶具都是貝殼造型的,細節滿滿超好拍!

基本資訊 詳細內容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68巷2號2樓
營業時間 週三~週日 13:00-19:00(週一二公休)
特色 每月限定主題展覽/手作課程/設計師聯名商品
推薦停留時間 1-1.5小時(建議搭配附近咖啡廳行程)

工作室每個月都會舉辦小型展覽,上個月是台灣插畫家聯展,這個月換成日本陶藝家的器皿展。佩含本人通常都在現場,她很樂意跟客人聊天分享設計理念,有次還現場教我用廢布料做杯墊,完全沒架子。要注意的是空間不大,假日人多的時候會限流,建議平日下午去比較能慢慢逛。附近還有間「鹹花生咖啡」的肉桂捲很有名,逛完工作室去喝杯咖啡剛好。

二樓陽台改造成的小花園是隱藏版打卡點,種滿了香草植物跟多肉,佩含說這些都是她設計的靈感來源。牆角擺著她從各地市集蒐集來的 vintage 小物,從葡萄牙的磁磚到泰國的編織籃都有故事可以講。最近工作室新推出「植物染布包」體驗課,用台灣本土的天然染料,做完可以直接帶回家,在IG上看到好多女生去參加。

佩含

為什麼佩含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設計理念大公開,這個問題其實藏在每個細節裡。佩含的設計不是那種讓人一眼驚豔的類型,而是像老朋友一樣,慢慢讓你感受到溫暖。她總說:「設計不是做出來給人看的,是要讓人用的。」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她的作品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就像量身訂做一樣貼心。

佩含特別擅長把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融入設計中。比如她設計的餐具組,不是追求華麗的外型,而是考慮到台灣人愛吃熱炒、喜歡分享食物的特性,特別加強了防燙手把和堆疊收納功能。這種細膩的觀察力,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愛上她的作品。她常笑著說:「設計師要學會當個偷聽路人講話的『跟蹤狂』,才能真正知道大家需要什麼。」

設計特色 實際應用案例 使用者反饋
在地化思考 結合廟宇元素的收納盒 「放在家裡超搭!」
實用性優先 可拆式廚房用具組 「終於不用買整套換了」
情感連結 家族記憶相簿DIY套組 「做給阿嬤她超感動」

佩含的作品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能把傳統和現代完美融合。她不會為了創新而丟掉台灣文化的根,反而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老工藝,再想辦法用現代人接受的方式呈現。像她最近推出的藍染系列,就是把傳統技藝加入簡約線條,讓年輕人也願意買單。這種對文化的尊重和創新的勇氣,讓她的作品總能引起共鳴。

很多人問佩含是怎麼保持創作靈感的,她說秘密就在菜市場裡。「那裡有最真實的生活樣貌,阿伯挑水果的動作、阿姨討價還價的語氣,都是最好的設計教材。」這種從日常中找靈感的方式,讓她的作品永遠不會脫離現實,反而能說出大家心裡的話。她設計的環保袋系列就是受市場攤販啟發,不但容量大、好收納,還特別加強了防水功能,完全命中主婦們的需求。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