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儲藏室尺寸該怎麼規劃比較好,畢竟台灣的房子空間有限,能好好利用每一寸空間真的很重要。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尺寸建議,讓你的儲藏室不只放得多,還要用得順手!
首先要注意的是走道寬度,這個真的超關鍵。如果你的儲藏室是獨立空間,建議走道至少要有60公分寬,這樣搬東西才不會卡卡的。如果是比較窄的走道型儲藏空間,最少也要保留45公分,不然真的會很難用。我自己就遇過那種設計不良的儲藏室,每次拿東西都要側身進去,超麻煩的。
再來看看常見物品對應的儲藏室尺寸:
物品類型 | 建議深度 | 建議高度 | 備註 |
---|---|---|---|
行李箱 | 45-60cm | 70-80cm | 直立擺放較省空間 |
季節家電 | 50-60cm | 50-60cm | 如電風扇、暖爐等 |
工具箱 | 40-50cm | 30-40cm | 可搭配層板使用 |
運動器材 | 60-80cm | 120cm+ | 腳踏車需特別考量 |
很多人會忽略層板的高度規劃,這點真的很重要。建議每層高度可以依照存放物品來調整,不要全部都一樣高。像是放鞋子的層板可以設定在15-20公分,放棉被的就可以做到40-50公分。這樣空間利用率才會高,也不會浪費上層的空間。
如果是規劃在陽台的儲藏空間,要特別注意防水問題。建議底部至少抬高10公分,避免積水弄濕物品。門片的選擇也很重要,推拉門比傳統平開門更省空間,特別適合小坪數的家庭。我自己就是用三折推拉門,完全不佔空間,超推薦的!
燈光配置也是很多人會忽略的地方。儲藏室通常採光不好,建議至少要裝一盞LED燈,亮度選300流明以上比較夠用。如果預算夠的話,可以加裝感應式燈具,這樣不用摸黑找開關,超級方便。記得燈具要裝在走道上方,不要裝在層板下方,這樣光線才會均勻。
家裡儲藏室最小要做多大才夠用?過來人經驗談,這個問題真的困擾很多台灣家庭。我自己搬過三次家,從公寓到透天都住過,發現儲藏室真的不能太小,不然很快就會變成雜物黑洞。根據我的經驗,就算是最小型的儲藏室,也要規劃得夠聰明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先說基本尺寸,如果是公寓的話,建議至少要留1.5坪(約5平方公尺)的空間。這個大小可以放得下季節性家電、行李箱和備品收納架。我自己用過的最小儲藏室是1.2坪,結果不到半年就爆滿,最後連走道都被佔用,拿東西超不方便。
不同家庭成員需要的儲藏空間也不一樣,幫大家整理個簡單對照表:
家庭類型 | 建議最小尺寸 | 主要收納物品 |
---|---|---|
單身或情侶 | 1-1.5坪 | 換季衣物、運動器材、工具箱 |
小家庭(2大1小) | 1.8-2.5坪 | 嬰兒車、玩具、家庭備品 |
三代同堂 | 3坪以上 | 輪椅、老人用品、大量日用品 |
實際規劃時要注意動線,深度最好有60公分以上,這樣才能放標準收納櫃。我第二個家的儲藏室只有45公分深,結果很多收納盒都放不進去,超級浪費空間。另外建議至少要留80公分寬的走道,不然搬東西時很容易卡住。
很多人會忽略層板高度,其實這超重要!我現在家的儲藏室做了可調式層板,從30公分到180公分都能自由調整,收納彈性大增。最下面留30公分高的空間放行李箱或收納箱,中間層放日常用品,最上面放不常用的季節性物品,這樣分類超方便。
為什麼我後悔把儲藏室做太小?這些東西根本放不下
當初裝潢時覺得儲藏室夠用就好,結果現在每天都在後悔!台灣房子本來就不大,收納空間真的要斤斤計較。我家那個2坪不到的儲藏室,現在根本就是個災難現場,每次開門都怕東西會山崩。
最頭痛的是季節性物品,像電風扇、暖爐這種換季就要收的東西,塞進去就佔掉一半空間。更別說那些「總有一天會用到」的雜物,從搬家紙箱到小孩的嬰兒推車,全部都在跟我搶地盤。
最佔空間物品TOP3 | 收納困擾指數 |
---|---|
行李箱 | ★★★★★ |
摺疊桌椅 | ★★★★☆ |
過季棉被 | ★★★★☆ |
現在終於懂為什麼朋友家都做整面牆的系統櫃,當初省那點裝潢費根本不划算。每次大掃除都要上演「斷捨離」內心戲,但有些東西真的捨不得丟啊!像是阿嬤留的樟木箱、結婚時收的禮盒,這些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根本沒地方擺,最後只能堆在客廳角落超難看。
最誇張的是連吸塵器、拖把這些清潔工具都要找縫隙塞,每次打掃都要先玩一場「倉庫番」才能把它們挖出來。早知道就該聽設計師的話,把儲藏室深度多做30公分,現在也不會這麼痛苦了…
小坪數住宅如何規劃儲藏室尺寸?設計師教你偷空間
住小宅最頭痛的就是收納問題,但其實只要掌握幾個技巧,連3坪大的空間都能變出超實用儲藏室!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設計師常用的「偷空間」手法,讓你家雜物通通有家可歸。首先要注意的是,儲藏室深度最好控制在60-80公分,這個尺寸既能收納大型物品,又不會讓空間顯得太壓迫。如果家裡真的擠不出獨立空間,可以考慮把走道盡頭、陽台角落或畸零區利用起來,這些都是常被忽略的黃金收納位。
想讓儲藏室更好用,記得要根據收納物品來規劃層板高度。像是換季棉被大概需要45-50公分高的空間,而工具箱或行李箱則要留足60公分以上。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物品的收納尺寸建議:
收納物品 | 建議層板高度 | 建議深度 |
---|---|---|
換季衣物棉被 | 45-50cm | 55-60cm |
行李箱 | 60-70cm | 70-80cm |
清潔用品 | 30-40cm | 40-50cm |
書籍文件 | 25-35cm | 30-35cm |
很多設計師會建議做「活動式層板」,這樣就能隨時調整高度,應付不同的收納需求。另外像是門後、樓梯下方這些容易被浪費的空間,加裝洞洞板或伸縮桿就能多出好多收納位。記得儲藏室一定要留通風口,特別是台灣這麼潮濕,不然東西很容易發霉。如果預算夠的話,裝個除濕機或抽風扇會更理想。
現在很流行用系統櫃來打造儲藏室,但其實IKEA的組合架或網購的收納神器也很夠用,重點是要先量好尺寸再下手。有些屋主會把儲藏室和更衣間結合,這樣早上換衣服就不用跑來跑去。要是家裡有挑高設計,別忘了向上發展,做個小閣樓來放不常用的東西,這招在台北市的老公寓特別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