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學樂理的朋友一定常遇到「反覆記號怎麼打」這個問題吧!不管是寫譜還是做教材,反覆記號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輸入方法,讓你在電腦上也能輕鬆打出這些音樂符號。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用Word的特殊符號功能啦!打開Word後點選「插入」→「符號」→「其他符號」,在字型選擇「Arial Unicode MS」或「Segoe UI Symbol」,就能找到各種反覆記號。這邊整理幾個常用的符號對照表:
符號名稱 | 顯示樣式 | 字元代碼 |
---|---|---|
起點反覆記號 | 𝄆 | U+1D106 |
終點反覆記號 | 𝄇 | U+1D107 |
雙縱線反覆記號 | 𝄂 | U+1D102 |
如果你是用Mac電腦就更方便了,直接按「Control+Command+Space」叫出字元檢視器,搜尋「repeat」就能找到各種反覆記號。平常寫譜時最常用到的就是𝄆和𝄇這兩個符號,記得它們總是要成對出現喔!
有些音樂編輯軟體像是MuseScore或Finale,內建就有反覆記號的快捷鍵。以MuseScore為例,只要選中小節後按「R」鍵,就會自動加上反覆記號。如果是用手機打字,可以下載特殊符號鍵盤APP,裡面通常都會有音樂符號的分類。
說到反覆記號的實際應用,在樂譜中最常見的就是D.C. al Fine和D.S. al Coda這兩種反覆方式。雖然它們看起來很複雜,但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看到𝄆就要往回彈,遇到Fine或To Coda就要注意跳轉的位置。練習時可以用鉛筆在譜上做記號,等熟悉後就能自然反應了。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什麼是反覆記號?新手必學的樂理基礎」,這個在樂譜上常常看到卻容易被忽略的小記號。反覆記號就像是音樂裡的導航系統,告訴演奏者哪些段落要重複演奏,讓一首曲子聽起來更有層次感。特別是剛開始學音樂的朋友,一定要把這個基礎樂理搞懂,不然看譜的時候很容易卡關喔!
反覆記號主要有兩種常見的類型,一種是段落反覆,另一種是跳房子記號。段落反覆通常用雙縱線加上兩個小點表示,就像是在樂譜上畫了一個「迴轉標誌」,告訴你要從頭再來一次。而跳房子記號則是用數字標示不同結尾,第一次演奏時跳過第二結尾,第二次才演奏,這種設計讓音樂聽起來更有變化性。
記號類型 | 符號樣式 | 功能說明 |
---|---|---|
段落反覆 | 𝄆 𝄇 | 重複演奏兩個記號之間的段落 |
跳房子記號 | 1. 2. | 第一次演奏結尾1,第二次跳過結尾1演奏結尾2 |
D.S. al Fine | 𝄋 | 從記號𝄊處反覆,演奏到Fine結束 |
在實際演奏時,反覆記號的運用會讓音樂結構更清晰。比如很多流行歌曲的副歌部分都會用反覆記號標示,這樣就不用把同樣的旋律寫好幾遍,既省空間又方便閱讀。有時候樂譜上還會搭配「D.S. al Coda」這類的義大利文術語,雖然看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告訴你要從特定記號開始反覆,然後跳到結尾段落的意思。
反覆記號的使用其實很有彈性,作曲家可以根據需要設計不同的反覆方式。有些曲子會要求在反覆時改變強弱或速度,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樂譜上的額外標示。建議新手可以找一些簡單的練習曲,實際操作看看反覆記號的運用,這樣比死記硬背要容易理解得多。記住,看到反覆記號不要慌,先搞清楚它要你重複哪一段,演奏起來就會順很多啦!
為什麼樂譜中需要用到反覆記號?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聽音樂的習慣很有關係。想像一下,如果一首歌從頭到尾都沒有重複的段落,整首曲子聽起來會很零碎,而且不容易讓人記住旋律。反覆記號就像是樂譜中的「快捷鍵」,讓作曲家不用把同樣的段落寫好幾遍,既能節省紙張空間,又能讓演奏者更清楚音樂的結構。
反覆記號的種類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多,每種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最常見的雙縱線加兩點,就是告訴你要把這段音樂再演奏一次。有些反覆記號還會搭配不同的結束句,讓音樂在重複時能有小小的變化,這樣聽起來才不會太單調。
反覆記號類型 | 符號表示 | 功能說明 |
---|---|---|
一般反覆 | 𝄇 | 從頭或指定位置重複演奏 |
跳房子記號 | 1.2. | 第一次演奏第一結尾,第二次跳過第一結尾 |
D.C. al Fine | D.C. | 從頭反覆至Fine處結束 |
D.S. al Coda | 從記號𝄋處反覆至Coda段落 |
在實際演奏時,反覆記號真的幫了大忙。特別是樂團合奏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些記號,大家可能要一直翻譜找段落,很容易出錯。而且反覆記號讓樂譜看起來更簡潔,練習的時候也比較好掌握整首曲子的架構。有時候作曲家會故意在反覆時加入些微變化,這時候反覆記號就變成創作的一部分了,讓同樣的旋律透過不同的詮釋方式產生新鮮感。
反覆記號的設計其實很符合人類的記憶模式。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擅長記住重複出現的pattern,所以音樂中有反覆的段落反而更容易被記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流行歌曲的副歌要重複好幾次,因為這樣聽眾才容易跟著唱。反覆記號不只是為了方便,更是為了讓音樂更符合我們的聽覺習慣。
反覆記號怎麼打?Word輸入教學:簡單3步驟搞定樂譜標記
最近在整理樂譜資料時,發現很多朋友都在問「反覆記號怎麼打?Word輸入教學」這個問題。其實在Word裡面輸入音樂的反覆記號(𝄆 𝄇)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輕鬆搞定。我自己當初也是摸索了好久,現在把最實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讓你在編輯樂譜或音樂相關文件時更順手。
首先要知道,反覆記號屬於特殊符號,在Word中有兩種主要輸入方式。第一種是直接使用「插入符號」功能,在「字型」選擇「Segoe UI Symbol」或「Arial Unicode MS」,然後在字元代碼欄位輸入「1D106」和「1D107」就能找到對應的符號。這個方法雖然準確,但每次都要重新查找有點麻煩。
第二種方法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就是設定快速鍵。先插入一次反覆記號後,可以對它設定快速鍵組合,這樣以後只要按幾個鍵就能叫出符號。我自己是設成「Ctrl+Alt+R」開頭記號和「Ctrl+Alt+T」結尾記號,用起來超級方便!
符號名稱 | 字元代碼 | 推薦快速鍵 | 適用字型 |
---|---|---|---|
反覆開始 | U+1D106 | Ctrl+Alt+R | Segoe UI Symbol |
反覆結束 | U+1D107 | Ctrl+Alt+T | Arial Unicode MS |
如果你經常需要輸入音樂相關符號,建議可以把這些特殊符號收集起來做成「自動圖文集」,這樣以後只要輸入幾個關鍵字就能自動帶出完整符號。比如設定輸入「fanfu1」自動變成𝄆,輸入「fanfu2」自動變成𝄇,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這個功能在「檔案→選項→校訂→自動校正選項」裡面可以設定。
另外要注意的是,這些音樂符號在不同電腦上顯示可能會有點差異,特別是如果對方電腦沒有安裝對應的字型。為了確保文件傳給別人時也能正常顯示,最好在存檔時把字型嵌入文件中,或是轉成PDF格式再傳送。這點在跟樂團夥伴或音樂老師交換檔案時特別重要,免得辛苦打好的樂譜到了別人電腦上變成亂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