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討論大陸房子的事情,特別是在抖音上看到那些山景房影片後,整個心都飛過去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大陸買房的那些事,順便整理一些實用資訊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先說說大陸房子的類型,跟台灣真的差很多。大陸常見的有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公寓式住宅,還有最近很紅的loft戶型。特別是那種在山區的度假房,價格比台灣便宜好多,但要注意產權年限問題。大陸住宅用地一般是70年使用權,商業用地只有40年,這個在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
說到價格,這邊整理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看:
城市 | 平均房價(人民幣/㎡) | 相當於台灣哪裡 |
---|---|---|
上海 | 60,000-80,000 | 台北信義區 |
成都 | 15,000-25,000 | 台中七期 |
昆明 | 10,000-15,000 | 高雄美術館區 |
重慶 | 12,000-20,000 | 台南東區 |
最近抖音上超多那種「山景房」的短影片,特別是四川、雲南那邊的房子,窗外就是雲海山景,價格又親民,看得人心癢癢。不過要提醒大家,大陸買房手續跟台灣很不一樣,除了要準備好首付(一般是30%),還要考慮到裝修成本。大陸很多房子都是毛坯交屋,連牆面都要自己處理,這點跟台灣習慣的裝潢好的房子差很多。
另外就是貸款問題,台灣人在大陸買房貸款比較麻煩,很多銀行要求要有大陸收入證明或是擔保人。建議可以先找當地台商協會諮詢,他們通常都有合作銀行可以幫忙。還有一個重點是物業管理費,大陸社區的物管費比台灣高很多,一個月動輒上千台幣,這個在買房前也要算進成本裡。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大陸買房要注意什麼?台商親身經驗分享」,作為在大陸打拼十幾年的老台商,我來分享一些血淚教訓。首先要提醒大家,大陸房市跟台灣差很多,不是有錢就能隨便買,特別是在限購政策下,很多城市都規定要有當地社保或納稅證明才能買房,這點一定要先搞清楚,不然看中房子才發現沒資格買就尷尬了。
大陸買房最麻煩的就是各種手續跟稅費,跟台灣比起來真的複雜很多。建議一定要找當地靠譜的中介,最好是台商朋友推薦的,因為他們比較了解台灣人的需求。我自己就遇過被黑心中介坑的經驗,說什麼「包過戶」結果額外收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費用,後來才知道那些其實都包含在正常流程裡。
項目 | 台灣常見做法 | 大陸常見做法 | 注意事項 |
---|---|---|---|
頭期款 | 通常20-30% | 30%起跳 | 一線城市可能要求更高 |
貸款利率 | 浮動利率為主 | 基準利率+浮動 | 各地銀行政策差異大 |
過戶稅費 | 約6-8% | 10-15% | 包含增值稅、契稅等 |
交屋標準 | 多為毛坯 | 精裝修常見 | 要確認裝修品質 |
另外要特別注意產權問題,大陸住宅一般是70年產權,商業用地更短只有40年,雖然說到期可以續,但具體怎麼續、要多少錢現在都還沒有明確規定。我認識的台商就有買到只剩20幾年產權的房子,轉手時才發現很難賣。還有就是物業管理,大陸社區的物業費比台灣高很多,服務品質卻參差不齊,看房時一定要打聽清楚。
最後提醒大家,大陸買房合約都是制式文本,但補充協議很重要,特別是交屋日期、違約責任這些,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清楚。我之前就遇過開發商延期交屋,還好合約有寫明賠償條款,不然真的求償無門。現在大陸房市不像以前那麼熱,反而更要小心開發商資金鏈問題,建議優先考慮現房或快完工的預售屋。
最近「為何這麼多台灣人跑去大陸買房?真相大公開」這個話題在網路上討論超熱烈!其實這現象背後有幾個很實際的原因,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灣人到大陸置產的真實情況,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分析,就是街坊鄰居茶餘飯後會聊的那些事。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房價差距啦!以同樣的預算,在大陸一線城市外圍能買到的房子,在台北可能連廁所都買不起。像上海郊區每坪單價可能只有台北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更別說二三線城市了,對退休族或想換大房子的人來說真的超誘人。這裡簡單整理幾個熱門城市的房價比較:
城市 | 平均房價(坪/萬台幣) | 相當於台北哪區 |
---|---|---|
上海浦東 | 25-35 | 文山區 |
廣州番禺 | 15-25 | 淡水 |
成都高新區 | 10-20 | 基隆 |
再來是生活便利性的考量,很多台商或常往返兩岸工作的人,與其每次住酒店,不如直接買間房當據點。現在大陸外賣、網購那麼發達,連物業管理都能幫忙收快遞,對經常出差的人來說超級方便。而且像廈門、崑山這些台胞聚集地,連台灣小吃店、診所都有,根本不用擔心適應問題。
最後不得不提投資潛力,雖然這幾年大陸房市沒以前火爆,但比起台灣房市已經到頂的狀況,某些新興區域還是有增值空間。特別是那些有高鐵通車或政府重點發展的區域,對習慣玩房地產的台灣人來說,就像看到當年的內湖或竹北重劃區一樣眼睛發亮。不過要提醒的是,大陸買房政策變化快,稅費算法也跟台灣差很多,真的要找當地專業人士問清楚才不會踩雷。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大陸房價現在多少?2025最新行情分析」其實今年大陸房市變化真嘅幾大,特別係一線城市同新一線城市嘅差距越嚟越明顯。根據最新嘅市場數據,我整理咗一份簡單嘅對比表格,等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城市等級 | 平均房價(元/㎡) | 年漲跌幅 | 備註 |
---|---|---|---|
一線城市 | 58,000-92,000 | -3.2% | 北京上海微跌 |
新一線城市 | 28,000-45,000 | +1.8% | 成都杭州逆勢上漲 |
二線城市 | 12,000-25,000 | -5.6% | 庫存壓力大 |
三四線城市 | 6,000-10,000 | -8.3% | 部分城市跌破萬元關口 |
今年大陸房市真係好有意思,一線城市雖然價格依然高企,但係成交量持續低迷,特別係北京同上海嘅豪宅市場,好多業主都開始願意降價求售。反觀杭州同成都呢類新一線城市,因為產業轉移同人才引進政策,反而吸引咗唔少資金流入,帶動當地樓市溫和上漲。
二三線城市嘅情況就比較嚴峻啦,特別係北方嘅工業城市,隨住人口外流同經濟轉型,房價下跌壓力好大。我認識幾個喺鄭州做房地產嘅朋友都話,而家新盤開價都要比周邊二手樓低10%先有人問津。至於三四線城市就更慘淡,除咗少數有特色產業支撐嘅縣城,大部分地區嘅樓市都進入咗寒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