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帶什麼可以避邪」,尤其農曆七月快到了,大家對這類話題特別敏感。其實台灣民間流傳的避邪小物真的超多,而且很多都是隨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長輩常說「卡陰」時超有用的法寶,有些你搞不好家裡早就有了呢!
先說說最常見的鹽巴,老一輩都說粗鹽效果最好。記得小時候去醫院探病,阿嬤都會塞一小包鹽在口袋,說可以擋煞氣。現在很多餐廳門口也會放鹽碗,就是取它「淨化」的寓意。另外像白米也是好物,特別是放在紅包袋裡隨身攜帶,聽說能吸附不好的氣場,等米變色就要換掉喔!
再來這個超實用——剪刀!不是叫你帶把大剪刀出門啦(笑),是指那種迷你剪刀或指甲刀。老一輩說金屬物品本身就有煞氣,放在枕頭下或隨身包裡,睡覺比較不會做惡夢。我媽還教我要把剪刀打開成V字型擺放,這樣效果更好,不知道是什麼原理但真的很玄~
避邪物品 | 使用方式 | 注意事項 |
---|---|---|
粗鹽 | 口袋放一小包/門口擺碗 | 定期更換 |
白米 | 裝紅包隨身攜帶 | 米變色即換 |
剪刀 | 打開擺放枕頭下 | 避免尖角朝床 |
說到配戴類的,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玉珮。但其實不用買到很貴的,台灣廟宇求來的平安符就很有用!我阿公那輩特別愛戴黑曜石,說是可以吸收負能量,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戴水晶手鍊。最近還流行把艾草做成香包,中藥行都買得到,掛在車上或包包既好看又辟邪。
家裡要防的話,鏡子絕對是基本款。不過要注意不能對床擺,老一輩說會把不好的反射回來。我阿姨更絕,在玄關掛了串五帝錢,說是連房仲帶看都稱讚的風水佈局(笑)。還有啊,如果覺得最近特別衰,試試在門把綁紅線,這個方法超級簡單但意外有效!
去醫院探病帶什麼能避邪?5種隨身小物推薦,這問題其實很多長輩都會特別在意。畢竟醫院磁場比較複雜,帶些小東西保平安也是人之常情。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避邪小物,都是方便攜帶又不會太招搖的選擇,讓你探病時更安心。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鹽巴啦!老一輩都說鹽能淨化負能量,用紅包袋裝一小撮放在口袋就很有效。再來是艾草,中藥行都買得到,隨身帶一小束或做成香包都很適合。另外平安符當然不能少,記得要定期回廟裡過火加持才會靈驗喔!現代人則流行帶黑曜石手鍊,據說能吸收負能量,而且款式時尚不會太顯眼。
這邊整理成表格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推薦小物 | 使用方式 | 注意事項 |
---|---|---|
鹽巴 | 紅包袋裝少量隨身攜帶 | 定期更換 |
艾草 | 做成香包或直接攜帶 | 孕婦避免使用 |
平安符 | 放在皮夾或包包內 | 要定期過火 |
黑曜石 | 佩戴手鍊或項鍊 | 避免碰撞 |
榕樹葉 | 新鮮葉片放口袋 | 當天使用 |
最後要推薦的是榕樹葉,這可是台灣民間很傳統的避邪法寶。記得小時候阿嬤都會要我們摘片榕樹葉放口袋再去醫院,說是能擋煞氣。現在路邊還是很容易找到榕樹,摘片新鮮葉子帶著很方便,不過記得當天就要換新的才有效喔!
除了這些實體物品,其實保持正念也很重要。探病時不要胡思亂想,帶著祝福的心意去探望,對病人和自己都是最好的保護。畢竟心理作用有時候比什麼避邪物都來得有效呢!
最近要搬家的朋友看過來!不管是新屋還是二手屋,搬家時必備!3種超有效避邪物品清單一定要準備好。台灣人最重視居家風水,特別是剛搬進去的時候,帶些避邪小物不僅能讓自己安心,也能讓新環境的氣場更乾淨。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老一輩傳下來、連房仲業者都推薦的實用避邪法寶。
首先一定要準備的就是粗鹽,這可是台灣人搬家時的萬用聖品。記得要用天然海鹽,搬進去前先在每個角落撒一點,特別是門窗邊和廚房、廁所這些地方。撒完後靜置一天再掃掉,據說這樣可以把不好的氣場帶走。有些長輩還會教你在鹽裡加幾片艾草葉,效果更好喔!
第二個必備的是五帝錢,這個在台灣的廟宇周邊都很容易買到。最好是找有開光過的,掛在大門上方或放在客廳財位。我阿嬤說五帝錢要搭配紅線串起來,掛的時候要念些吉祥話,這樣才能把好運帶進新家。記得要定期用鹽水清洗,保持它的能量。
最後推薦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榕樹葉,台灣路邊隨處可見的榕樹其實是很好的避邪植物。搬家時摘七片新鮮的榕樹葉(記得要先跟樹說謝謝),用紅紙包著放在大門門檻下,可以擋煞招福。這個方法特別適合覺得新家附近氣場不太對勁的時候使用。
物品 | 使用方式 | 注意事項 |
---|---|---|
粗鹽 | 撒角落後掃除 | 要用天然海鹽 |
五帝錢 | 掛大門或放財位 | 定期用鹽水清洗 |
榕樹葉 | 七片用紅紙包放門檻 | 摘取前要先跟樹打招呼 |
除了這些基本款,其實還有很多小撇步。像是我媽每次搬家都會帶一包舊家的米,說是能延續家運;鄰居阿姨則堅持要在入宅前先煮一鍋紅豆湯,說是能化解煞氣。這些方法雖然看起來有點傳統,但寧可信其有嘛!畢竟搬家已經夠累了,能讓自己住得更安心最重要。
為什麼鹽巴能避邪?台灣民間習俗大解密
說到台灣的避邪小物,鹽巴絕對是婆婆媽媽們的首選!你知道嗎?從搬家灑鹽到喪禮後撒鹽,這些習俗背後可是有滿滿的智慧。老一輩常說鹽巴能「淨化」空間,其實跟它的物理特性有關——鹽本身有殺菌效果,古人覺得連看不見的「穢氣」也能一併清除,久而久之就變成驅邪聖品啦!
台灣人用鹽的場合超多,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用法:
使用場合 | 具體做法 | 民間說法 |
---|---|---|
新居入宅 | 沿牆角灑鹽或鹽米 | 驅除前屋主的「氣場」 |
參加喪禮後 | 回家前撒鹽在肩膀或門口 | 避免「煞氣」跟回家 |
做噩夢 | 枕頭下放裝鹽的小布袋 | 阻擋「不好的東西」入夢 |
店面開張 | 鹽混合米、茶葉撒在四方 | 招財兼避邪 |
這些習俗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台灣人「寧可信其有」的生活哲學。像小編的阿嬤就堅持要在鞋櫃放鹽碗,說這樣才不會把外面的「髒東西」帶進家門。有趣的是,鹽巴避邪的用法還分地區——南部人愛用粗鹽,北部則偏好精鹽,甚至有人會加香茅或艾草增加「功力」!
現在到傳統雜貨店還能買到「淨宅鹽」,包裝上直接印著符咒圖案。年輕人可能覺得迷信,但逢年過節看長輩認真撒鹽的模樣,反而有種溫暖的儀式感呢!下次如果你媽又叫你去買鹽,說不定就是要用來「處理」什麼看不見的麻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