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平臺 平台」到底要怎麼選,不管是想開網店、賣課程還是做跨境電商,選對平台真的差超多!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經驗,讓大家少走冤枉路~
先說說電商平台的部分,現在台灣常用的幾個大平台各有特色。像是Shopee適合剛起步的小賣家,開店門檻低而且流量大;PChome則比較適合已經有點規模的商家,雖然費用高一點但客群穩定。最近還有很多人開始用91APP這種開店系統,自由度超高但就要自己搞流量啦!
平台類型 | 適合對象 | 優點 | 缺點 |
---|---|---|---|
綜合型電商 | 新手賣家 | 流量大、操作簡單 | 抽成高、競爭激烈 |
開店系統 | 中大型商家 | 自訂性高、品牌獨立 | 需自行導流、成本較高 |
跨境平台 | 想做外銷的店家 | 國際曝光、金流完善 | 物流複雜、需外語能力 |
說到線上課程平台,Hahow和Teachable這兩個在台灣都很紅。Hahow的優點是平台本身就有很多學員,課程比較容易被看到;Teachable則是讓你完全擁有自己的教學網站,適合已經有粉絲基礎的老師。最近還有人會把課程同時放在多個平台賣,這樣曝光機會更多!
電子書平台也是熱門選擇,尤其對創作者來說。Pubu和Readmoo這兩個本土平台都很不錯,抽成比例合理而且讀者群穩定。如果是想賣外文書的話,Kobo和Amazon Kindle的國際市場就大很多,不過要搞定匯款和稅務問題會比較麻煩。
現在很多企業也在搞內部知識平台,用Notion或Teams來建立員工專屬的學習資源庫。這種平台雖然不會對外開放,但對於團隊協作和知識管理超級有用,特別適合需要不斷更新技術的產業。
2025年台灣人最愛用的10大電商平台排行榜出爐啦!這幾年網購真的越來越方便,大家買東西的習慣也變很多,今天就來分享最新熱門的電商平台,看看你都用過哪些?這些平台不只商品種類多,付款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從信用卡、行動支付到超商取貨付款通通有,超級適合愛網購的台灣人。
根據最新調查,現在大家最愛用的電商平台前三名分別是蝦皮購物、momo購物網和PChome 24h購物。蝦皮還是穩坐冠軍寶座,它的免運活動和直播賣場真的超吸引人,小編自己每個月都會不小心手滑好幾次。momo這幾年進步超多,物流速度變超快,常常早上訂下午就到。PChome則是在3C家電這塊還是很強,很多男生買電腦零件首選這裡。
排名 | 電商平台 | 特色 | 熱門商品類別 |
---|---|---|---|
1 | 蝦皮購物 | 免運活動多、直播賣場 | 美妝、服飾、日用品 |
2 | momo購物網 | 物流快、折扣多 | 家電、保健食品 |
3 | PChome 24h購物 | 3C產品齊全、到貨快 | 電腦周邊、手機 |
4 | 東森購物 | 電視購物轉型成功 | 居家用品、保健食品 |
5 | Yahoo奇摩購物 | 老牌平台、信用卡優惠多 | 日韓美妝、服飾 |
6 | 博客來 | 書籍文具專賣 | 書籍、文創商品 |
7 | 松果購物 | 中小型賣家聚集 | 生活雜貨、創意小物 |
8 | 生活市集 | 團購優惠多 | 生鮮食品、居家清潔 |
9 | 誠品線上 | 文青最愛 | 書籍、設計商品 |
10 | Pinkoi | 設計師原創商品 | 手作飾品、文創禮品 |
除了這些大型綜合電商,現在也有很多垂直電商平台很受歡迎,像專門賣生鮮食品的熊媽媽買菜網,或是主打日本直送商品的Buyee,都有固定的一群愛用者。特別要提的是Pinkoi,雖然排名第十,但在設計師原創商品這塊真的沒對手,很多台灣年輕設計師都在上面開店,每次逛都會發現超多獨特又有質感的好東西。
這幾年電商平台的服務也越來越貼心,像是蝦皮的「蝦皮店到店」取貨點變超多,momo的「6小時快送」在雙北地區真的超方便,PChome則是把24小時到貨的範圍擴大到更多縣市。付款方式也越來越多元,除了原本的信用卡和超商取貨付款,現在很多平台都支援街口支付、Line Pay這些行動支付,連Apple Pay和Google Pay都能用,真的超級方便。
小資族如何挑選最划算的開店平台?5個省錢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想開網店但預算有限該怎麼辦?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小資族也能找到CP值超高的開店平台。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幫大家省下冤枉錢!
首先一定要比較各家平台的基本費用,有些平台會用低月費吸引你,但隱藏費用超多。建議把這些常見收費項目列出來比一比:
收費項目 | 平台A | 平台B | 平台C |
---|---|---|---|
月費 | 299 | 399 | 199 |
交易手續費 | 2% | 1.5% | 3% |
金流設定費 | 免 | 500 | 免 |
模板費用 | 免 | 免 | 299 |
第二個重點是看平台提供的免費資源夠不夠用。很多平台會送免費模板、教學課程,甚至是行銷工具。像我之前用的那個平台,就送了價值上千元的FB廣告券,超級划算!記得要問清楚這些贈品有沒有使用期限。
再來就是要考慮擴充性。有些平台初期便宜,但當你生意變好要升級時,費用會突然暴增。建議先想好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營業規模,找個收費階梯比較平緩的平台。我朋友就吃過這個虧,換平台時還要重新上架商品,超麻煩的。
最後別忘了試用期!現在大部分平台都提供7-30天不等的免費試用,一定要親自操作看看後台順不順手。畢竟省錢很重要,但操作效率也很關鍵啊。我當初就是試用了三個平台才決定用哪家的。
還有一個小撇步是找找看有沒有新平台優惠。很多新推出的開店平台為了搶市佔率,會推出限時折扣或年費優惠。前陣子就有個平台推出首年半價,算下來一個月才150元,比喝兩杯手搖飲還便宜呢!
最近FB、IG上大家都在聊平台經濟,連早餐店阿姨都在問:「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平台經濟?3分鐘帶你搞懂」。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像Foodpanda、UberEats這種「中間商」模式火紅啦!不過平台經濟可不只是叫外送這麼簡單,它根本改變了我們花錢跟賺錢的方式,連傳統做生意的方法都被顛覆了。
先來看這個表格,秒懂平台經濟跟傳統生意的差別:
比較項目 | 平台經濟 | 傳統生意 |
---|---|---|
賺錢模式 | 抽成服務費 | 賣產品賺價差 |
店面需求 | 完全不用實體店面 | 需要租店面 |
員工管理 | 自由工作者接單 | 固定員工打卡上班 |
擴張速度 | 超快(靠網路) | 慢慢開分店 |
典型例子 | Airbnb、蝦皮購物 | 實體旅行社、百貨公司 |
平台經濟最厲害的就是「零庫存」這個特點,像蝦皮賣家不用囤貨,客人下單才去調貨,省下一大筆成本。而且現在連水電工、美甲師都開始用平台接案,不用被公司抽成抽很兇,自己當老闆超自由。不過這種模式也有缺點啦,像是競爭變超激烈,價格被砍到見骨,還常常要配合平台奇怪的規定。
說到為什麼現在特別紅,主要是疫情後大家更習慣用手機搞定一切。從叫車、訂房到找家教,通通能在平台上完成。連政府都在推「數位轉型」,企業不上平台好像就落伍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模式玩得最溜的都是科技公司,傳統產業如果沒跟上,真的會被淘汰得很慘。現在連路邊攤都在研究怎麼上架外送平台,你就知道有多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