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討論「廁所廚房相連」嘅格局真係好麻煩,特別係香港咁多納米樓,成日都要面對呢個問題。雖然話慳位係慳位,但係用落真係有啲尷尬,煮緊飯陣陣香味飄入廁所都算,最慘係沖完涼啲濕氣直接攻入廚房,搞到成個生活空間都黏笠笠咁。
廁所廚房相連常見問題同解決方法對比表
問題類型 | 傳統處理方式 | 創意解決方案 |
---|---|---|
氣味交叉污染 | 裝抽氣扇 | 安裝雙向止逆閥 |
濕氣蔓延 | 放除濕機 | 做玻璃隔間+抽濕系統 |
視覺尷尬 | 掛門簾 | 摺疊式百葉門設計 |
空間壓迫感 | 全白色調 | 鏡面延伸+跳色處理 |
其實而家新式設計已經有好多方法可以改善呢個問題,好似我表姐個單位就搵設計師做咗個超聰明嘅設計。佢哋將廁所同廚房中間加裝咗一道雙面櫃,一邊係廚櫃收納,另一邊就係廁所嘅儲物空間,仲要特登選用防潮板材。最正係個櫃可以360度旋轉,需要時就可以完全隔開兩個區域,平時就收埋慳位。
講到裝修材料選擇真係好重要,特別係呢種濕氣重嘅位置。我裝修師傅同我講,牆身最好用防水塗料做到頂,地磚就要揀防滑款。有啲人貪平用普通油漆,結果唔夠半年就見到牆身起泡發霉。仲有呀,水龍頭同水管嘅質量都要特別注意,因為廚房同廁所共用同一套水管系統,如果用料差好容易出現交叉污染問題。
燈光設計都好關鍵,我見過有個案例將廚房工作燈同廁所鏡前燈做咗聯動控制。當一邊開燈時,另一邊會自動調暗,咁樣就唔會出現半夜去廁所被廚房強光刺眼嘅情況。仲有師傅教路,最好係兩個區域都用防水型LED燈具,壽命長又慳電,最重要係唔會因為濕氣而容易壞。
為什麼台灣老房子常見廁所廚房相連設計?
每次走進台灣老房子,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廁所跟廚房常常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台灣老房子常見廁所廚房相連設計?這其實跟當年的建築習慣和生活需求有很大關係。老一輩的台灣人常說「水管走一起省工又省料」,這種設計在50-70年代特別普遍,主要是為了節省建築成本跟方便維修。
那時候的房子很多都是「一條龍」設計,把用水區域集中在一起。廚房要接水管、廁所也要接水管,與其讓水管繞來繞去,不如讓它們共用同一條管線。而且早期台灣地狹人稠,建商為了最大化使用空間,這種「濕區集中」的設計就變成主流了。現在看起來可能覺得怪怪的,但在當年可是很聰明的做法呢!
設計原因 | 實際好處 | 現代觀點 |
---|---|---|
節省建材成本 | 水管線路集中,施工簡單 | 可能造成異味交叉污染 |
方便維修 | 漏水問題一次處理 | 不符合現代衛生觀念 |
空間利用 | 壓縮濕區面積,擴大生活空間 | 動線規劃較不理想 |
這種設計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下真的很合理。想想看,早期台灣家庭普遍不大,可能就20-30坪,要把浴室、廚房都分開確實很佔空間。而且那時候大家衛生觀念還沒現在這麼講究,覺得「反正都是用水的地方,放一起沒差啦!」現在新建案就很少看到這種設計了,畢竟現代人更注重生活品質跟衛生條件。
不過說真的,這種老房子設計也滿有台灣特色的。現在有些文青咖啡廳或老宅改建的民宿,還會特意保留這種格局當作懷舊元素呢!只是住起來可能就要多注意清潔跟通風,不然煮飯時飄來廁所味就尷尬了。老一輩的人還會在廚房跟廁所中間掛個簾子,或是放盆綠植來區隔空間,這些都是很道地的台灣生活智慧啊!
最近有網友在PTT上發問「廁所廚房相連的格局會影響房價嗎?專家這樣説」,引起熱烈討論。這種格局在台灣老舊公寓特別常見,尤其是30年以上屋齡的房子,常常會看到廁所門直接對著廚房,或是兩者僅一牆之隔的設計。房仲業者表示,這種格局確實會影響買方意願,特別是年輕族群對這種風水忌諱特別在意,通常會要求降價5-10%才願意入手。
根據房產專家的觀察,這種格局主要會影響以下幾個面向:
影響層面 | 詳細說明 |
---|---|
衛生問題 | 廚房油煙容易飄進廁所,馬桶細菌也可能汙染食物準備區 |
風水考量 | 傳統觀念認為「廁所壓灶」會影響家運,尤其忌諱馬桶正對爐灶 |
使用動線 | 做飯時若有人要用廁所,動線容易互相干擾 |
市場接受度 | 自住客接受度低,投資客會以此為砍價理由 |
實際走訪台北市幾個中古屋社區發現,這類物件的成交天數平均比正常格局多出2-3週。信義房屋的陳經理分享一個案例,去年在萬華有間廁所緊鄰廚房的公寓,開價980萬,最後是以920萬成交,買方就是抓住這個格局缺點狠砍60萬。不過也有例外情況,像是位於精華地段的小坪數物件,因為總價低,投資客比較不在意這類問題,反而容易快速脫手。
從裝修角度來看,設計師阿明建議,如果已經買了這類房子,可以考慮幾種改善方式:加裝拉門做區隔、改變廁所開門方向,或是將廚房改為開放式設計。不過這些工程都要花上10-20萬不等,而且可能還要考慮管線移位等問題。所以看屋時如果遇到這種格局,最好先把後續可能的裝修成本也考慮進去,才不會買了之後才後悔。
如何改善廁所廚房相連的尷尬狀況?5個實用妙招
台灣很多老房子都有廁所緊鄰廚房的尷尬格局,每次煮飯時飄來陣陣「特殊氣味」實在讓人頭痛。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們在地人常用的解決方法,這些都是經過實際驗證有效的撇步,幫你把這個惱人的問題輕鬆搞定!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加強通風系統,在廁所安裝強力排風扇是基本款。建議選擇每小時換氣量達15次以上的機型,最好能設定定時或濕度感應啟動。廚房這邊則可以加裝循環扇,讓空氣往窗戶方向流動,避免異味滯留。
再來是氣味阻隔的小技巧,我們整理了幾種常見材料的比較:
阻隔方式 | 優點 | 缺點 | 適用場合 |
---|---|---|---|
活性炭包 | 天然無毒、可重複使用 | 需定期更換 | 小空間即時除臭 |
精油擴香 | 香味選擇多 | 可能與食物味衝突 | 短時間掩蓋異味 |
矽膠防潮條 | 密封效果好 | 影響門窗開關順暢度 | 門縫較大的情況 |
第三招是動線調整,如果空間允許,可以把廚具擺設方向轉個角度,讓料理區盡量遠離廁所門。很多人家會在水槽旁放個移動式收納推車,既能增加收納空間,無形中也形成一道視覺屏障。
說到視覺,第四個方法是裝修巧思。把廁所門改造成隱藏門設計,或是貼上跟廚房牆面相同風格的貼紙,讓兩邊視覺上更協調。最近很流行用磁性黑板貼,既能遮醜又能當備忘錄使用,一舉兩得。
最後要提醒大家日常習慣很重要,廁所垃圾要天天清,馬桶隨手蓋上,這些小動作都能大大減少異味擴散。煮飯時可以先把廁所抽風打開10分鐘預先換氣,效果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