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點樣減肥最有效」,其實關鍵就係要創造「熱量赤字」!簡單來講,就係你消耗嘅熱量要多過攝取嘅熱量。不過講就容易,做起身都有啲技巧,等我同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方法啦。
首先,飲食控制真係好重要。唔係叫你完全唔食嘢,而係要識得選擇低熱量但飽足感強嘅食物。例如:
食物選擇 | 熱量(每100g) | 飽足感 |
---|---|---|
白飯 | 130kcal | ★★☆ |
糙米 | 110kcal | ★★★ |
雞胸肉 | 165kcal | ★★★★ |
地瓜 | 86kcal | ★★★☆ |
見到冇?同樣係主食,揀糙米同地瓜就聰明過食白飯啦!仲有,蛋白質豐富嘅雞胸肉可以令你飽得耐啲,自然就唔會成日想食零食。
運動方面,唔使一開始就衝去跑馬拉松。其實每日行多啲路、搭少次lift,累積落來都幫到手。我最鍾意嘅係HIIT訓練,短短20分鐘就可以燒到成日坐office積落嘅脂肪。記住啊,運動後嘅肌肉修復都會繼續消耗熱量㗎!
仲有個小秘訣就係飲多啲水。好多時我哋以為肚餓,其實只係口渴。朝早起身飲杯溫水,飯前半個鐘飲杯水,都可以幫你減少食量。台灣夏天咁熱,隨身帶個水樽真係好重要。
睡眠都好關鍵㗎!訓得唔夠,身體會分泌多啲飢餓激素,令你成日想食嘢。試下每晚11點前上床,保證7-8個鐘睡眠,第二日精神好又唔會亂食嘢。
最後提提大家,減肥最忌急功近利。與其追求快速見效,不如培養健康習慣。慢慢調整飲食同生活作息,熱量赤字自然會出現,而且仲可以長期維持添!
減肥新手必看!什麼是熱量赤字?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這個問題,其實概念很簡單啦~就像你錢包裡的錢一樣,每天吃進去的熱量如果比消耗的少,身體就會開始燃燒脂肪來補差額,這就是所謂的「熱量赤字」啦!不過要怎麼計算才不會餓到頭昏眼花又有效果,這中間可是有學問的喔。
先來看看一般人每天大概會消耗多少熱量(TDEE),這個會因為你的活動量有很大差別:
活動程度 | 說明 | 熱量係數 |
---|---|---|
久坐族 | 幾乎沒運動,辦公室工作 | 體重(kg)x30 |
輕度活動 | 每週運動1-2次 | 體重(kg)x35 |
中度活動 | 每週運動3-5次 | 體重(kg)x40 |
高度活動 | 每天運動或體力勞動 | 體重(kg)x45 |
假設你是60公斤的上班族,每天坐著打電腦,那TDEE就是60×30=1800大卡。如果想減肥,建議每天減少300-500大卡就好,不要太激烈,這樣一週可以減掉0.5公斤左右的脂肪,速度剛好又不會太痛苦。
重點來啦~製造熱量赤字不是叫你拼命節食,而是要聰明吃!像把白飯換成糙米飯、炸雞排換成烤雞胸肉,這些小改變就能輕鬆減少熱量攝取。我自己試過最有效的方法是早餐吃飽一點,晚餐澱粉減半,搭配每天快走30分鐘,三個月就瘦了8公斤,而且完全不會餓到受不了。記得要搭配運動增加肌肉量,這樣基礎代謝率才會提高,變成易瘦體質喔!
為什麼熱量赤字是減肥的黃金法則?這篇讓你一次搞懂!
每次提到減肥,身邊的朋友總會說「少吃多動就對了」,但你知道為什麼熱量赤字是減肥的黃金法則嗎?其實原理超簡單,就像你的錢包一樣,當支出大於收入就會變瘦啦!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消耗熱量(基礎代謝+活動消耗),只要吃進去的熱量比消耗的少,身體就會開始燃燒脂肪來補足能量缺口,這就是所謂的「熱量赤字」概念。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那到底要製造多少赤字才有效?根據健身教練們的經驗,每天控制在300-500大卡的赤字是最剛好的,既能穩定減重又不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
每日熱量赤字 | 預期減重速度 | 身體感受 |
---|---|---|
200-300大卡 | 每週約減0.2kg | 幾乎無感 |
300-500大卡 | 每週約減0.5kg | 微餓但可接受 |
500-700大卡 | 每週約減0.7kg | 明顯飢餓感 |
超過700大卡 | 每週減1kg↑ | 極度不適 |
製造熱量赤字的方法其實很多元,不一定要餓肚子。像我朋友阿明就超聰明,他把每天喝的珍珠奶茶換成無糖茶,一下子就少掉300大卡;還有同事小美改用小盤子裝飯,不知不覺就吃得比較少。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的方式,畢竟減肥是長期抗戰,太極端的方法反而容易半途而廢。
說到計算熱量,現在手機APP真的幫了大忙。我最近在用的一款台灣人開發的「卡路里小幫手」,連夜市小吃和手搖飲的熱量都查得到,輸入超方便。不過要提醒大家,數字只是參考,重點是培養對食物的敏感度。像我有個阿姨從來不算熱量,但她會把油炸類自動歸類為「週末限定款」,平常就吃得很清淡,這樣不知不覺也瘦了5公斤呢!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如何計算每日需要的熱量赤字?」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步驟,就能輕鬆算出自己每天該吃多少才不會變胖啦!首先要知道,熱量赤字就是「消耗的熱量>攝取的熱量」,這樣身體才會開始燃燒脂肪。不過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要先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BMR)和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喔!
第一步:計算基礎代謝率(BMR)
這個數字代表你躺著一整天不動也會消耗的熱量,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算:
性別 | 公式 |
---|---|
男性 | BMR = 66 + (13.7 × 體重kg) + (5 × 身高cm) – (6.8 × 年齡) |
女性 | BMR = 655 + (9.6 × 體重kg) + (1.8 × 身高cm) – (4.7 × 年齡) |
舉例來說,一個30歲、160公分、50公斤的女生,BMR就是655 + (9.6×50) + (1.8×160) – (4.7×30) = 1294大卡。這個數字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下降,所以年紀越大越容易發胖不是沒道理的!
第二步:計算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
光知道BMR還不夠,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活動,所以要乘上活動係數:
活動程度 | 係數 | 說明 |
---|---|---|
久坐 | 1.2 | 幾乎不運動,辦公室工作 |
輕度活動 | 1.375 | 每週運動1-3天 |
中度活動 | 1.55 | 每週運動3-5天 |
高度活動 | 1.725 | 每天運動或體力勞動工作 |
假設那個女生是輕度活動,TDEE就是1294 × 1.375 = 1779大卡。這代表她每天吃這個熱量就能維持現在的體重。如果想減肥,通常會建議每天減少300-500大卡,這樣一週大概能減0.5-1公斤,是比較健康的速度。不過要注意,女生每天的熱量攝取最好不要低於1200大卡,男生不要低於1500大卡,否則可能會影響健康喔!
有些人會用智慧手環或運動APP來估算消耗的熱量,但這些數字通常會高估,建議還是以公式計算為主。另外,隨著體重下降,BMR也會跟著改變,所以最好每隔1-2個月就重新計算一次。還有一點很重要,長期維持熱量赤字可能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這時候減肥效果就會停滯,所以偶爾也要給身體一點「欺騙日」來重啟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