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福祿桐土壤」要怎麼選,這棵號稱招財又好看的植物其實很吃土質,選錯土可是會讓它長得病懨懨的。我自己養福祿桐三年多,發現它雖然不算難搞,但土壤真的不能隨便用園藝店賣的通用培養土,因為它需要特別講究排水和透氣性。
先來講福祿桐最怕什麼——爛根!它的根系很怕悶濕,所以土壤一定要夠疏鬆。我試過幾種配方,發現混合比例很重要。最推薦的是用泥炭土搭配珍珠岩和蛭石,比例大概像這樣:
材料 | 比例 | 功能說明 |
---|---|---|
泥炭土 | 50% | 保水保肥 |
珍珠岩 | 30% | 增加透氣排水性 |
蛭石 | 20% | 調節酸鹼值兼保濕 |
有些花友會問能不能用椰纖土代替泥炭土?其實可以,但要注意椰纖土本身沒什麼養分,要另外加緩釋肥。我自己是習慣在換盆時,先在盆底鋪一層發泡煉石或碎瓦片,大概2-3公分厚,這樣排水效果會更好。記得盆器也要選有排水孔的,那種沒有洞的網美盆再好看都別用,除非你想看福祿桐慢慢爛掉。
說到酸鹼值,福祿桐喜歡微酸性環境(pH5.5-6.5左右)。如果發現葉子開始變黃,除了可能是澆水問題,也可能是土壤變鹼了。這時候可以每個月用一次硫酸亞鐵溶液(俗稱黑糖水)來調節,或是換土時混些硫磺粉。台北天氣比較潮濕,我建議兩年就要換一次土,不然介質容易板結,台中以南可以撐到三年。
施肥部分要特別小心,福祿桐對化學肥很敏感,我曾經手殘施太多導致葉尖焦枯。現在都改用有機肥,像是腐熟的雞糞肥或海藻肥,每兩個月放一小把在土表就好。夏天生長旺季時,可以偶爾噴點稀釋的液肥在葉背,但濃度一定要比包裝建議再淡一半。
福祿桐要用什麼土?台灣常見的5種最佳土壤配方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福祿桐要用什麼土?台灣常見的5種最佳土壤配方其實不難找,這款超受歡迎的室內植物其實沒那麼挑土,但選對配方真的會讓它長得特別茂盛!我自己養了三年福祿桐,試過各種組合,發現這幾種台灣花市都買得到的材料混搭效果最好。
首先要知道福祿桐最怕積水爛根,所以排水性一定要夠好。我通常會用泥炭土當基底,因為它保水性適中又輕盈,然後混些珍珠岩增加透氣度。如果是放在陽台的福祿桐,可以再加點樹皮屑,這樣颱風天大雨過後也不用擔心盆土太濕。記得每年春天換盆時要檢查根部狀況,順便更新土壤喔!
配方編號 | 主要材料 | 適用環境 | 優點 |
---|---|---|---|
1 | 泥炭土70%+珍珠岩30% | 室內窗邊 | 保水透氣,新手最易上手 |
2 | 培養土60%+蛭石20%+樹皮20% | 辦公室冷氣房 | 不易板結,維持適當濕度 |
3 | 椰纖土50%+赤玉土30%+沙20% | 陽台半日照 | 排水極佳,適合多雨季節 |
4 | 腐葉土40%+河沙30%+炭粒30% | 高濕度地區 | 抗菌防霉,根部不易腐爛 |
5 | 一般培養土80%+發泡煉石20% | 預算有限時 | 經濟實惠,基本需求都能滿足 |
特別推薦第三種配方給住在台北的朋友,因為台灣北部經常下雨,這種組合就算連續陰雨也不太會爛根。我自己在板橋陽台種的福祿桐就是用這個配方,去年梅雨季完全沒問題。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買現成的培養土,最好挑標明”室內植物專用”的,這種通常已經調配好酸鹼度,不用自己再添加石灰來調整。
施肥的話其實可以混在換土時一起處理,我習慣在配方1和2裡面加一點點緩效肥,這樣半年內都不用另外追肥。如果是用椰纖土或赤玉土為主的配方,因為本身養分較少,建議每個月補充液態肥比較好。記得施肥寧可少量多次,一次給太多反而會傷到根部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福祿桐會黃葉?可能是土壤出了問題!」其實福祿桐這種觀葉植物雖然好養,但土壤狀況真的會直接影響葉片健康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土壤問題,讓你的福祿桐不再當個小黃人啦!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排水不良,台灣夏天午後雷陣雨多,如果盆土太黏或盆底沒開孔,根部泡在水裡就像穿濕襪子一整天,不爛根才怪。建議可以摸摸看土壤,如果澆水後兩三天還是濕答答的,就要考慮換土了。這邊整理幾個土壤狀況對照表:
土壤狀況 | 可能問題 | 解決方法 |
---|---|---|
表面有白色結晶 | 鹽分累積 | 用清水沖洗土壤 |
摸起來黏稠潮濕 | 排水不良 | 混入珍珠岩或樹皮 |
有霉味或小黑蟲 | 真菌滋生 | 更換全新培養土 |
再來是土壤養分不足的問題,福祿桐雖然不是吃貨,但長期不換土的話,原本的養分早就被吸光光啦。特別是種了2-3年的老盆栽,土壤會變得像老人家的牙齦一樣鬆鬆垮垮。這時候可以觀察新長出來的葉子,如果明顯比老葉小很多,就是該補充營養的訊號囉。
最後要提醒大家,很多人以為黃葉就是缺水,結果拼命澆水反而更慘。其實福祿桐寧可稍微乾一點,也不要整天泡在水裡。建議可以用手指插進土裡2-3公分,如果感覺涼涼的就先別急著澆,等稍微乾燥再給水比較安全。另外台灣自來水氯含量高,最好放個一天再使用,才不會讓土壤累積太多化學物質喔。
新手必看:福祿桐換土的最佳時機與步驟!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我福祿桐該怎麼照顧,特別是換土這件事真的讓很多植物殺手很頭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讓你家的福祿桐越長越茂盛~
換土最佳時機其實很好判斷,通常建議在春季(3-5月)或秋季(9-10月)進行,這時候溫度適中,植物恢復力最好。如果你發現福祿桐出現以下狀況,就算不是最佳季節也要趕快換土啦:盆土表面出現白色結晶(鹽分堆積)、澆水後水分無法快速吸收、根部從盆底排水孔長出來,或是葉子無故發黃掉落。
準備工具很簡單,記得先準備好這些東西再開始動手:
工具名稱 | 用途說明 |
---|---|
新花盆 | 比原盆大1-2吋最理想 |
培養土 | 選擇排水性好的混合土 |
碎石子 | 鋪在盆底幫助排水 |
剪刀 | 修剪爛根和過長根系 |
手套 | 避免手部直接接觸土壤 |
換土時記得先輕輕拍打盆壁讓土鬆動,不要硬扯植株喔!把福祿桐取出後,先檢查根部狀態,把那些黑黑爛爛的根剪掉,健康的白色根系可以稍微打散。新盆底部鋪一層碎石子,倒入部分新土後把植株放正,周圍再填滿土並輕輕壓實。記得換完土後要放在陰涼處1-2週讓它適應,這期間澆水要特別小心,等看到新葉長出來再移回原來的位置。
換完土的前幾次澆水特別重要,建議用「浸盆法」讓土壤充分吸水。找個大盆裝水,把整個花盆放進去浸泡10-15分鐘,這樣可以避免表土濕底下乾的情況。平時也要注意觀察葉片狀態,如果換土後出現少量落葉是正常的,但要是持續掉葉就要檢查是不是澆水太多或太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