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裝修都在問門size要點揀,其實選門尺寸真係好重要,唔單止影響美觀,仲關乎到日常使用嘅便利性。台灣常見嘅門size主要分為幾種,下面整理咗一個簡單表格俾大家參考:
門類型 | 標準寬度(cm) | 標準高度(cm) | 適用場景 |
---|---|---|---|
房間門 | 75-90 | 190-210 | 臥室、書房 |
浴室門 | 60-75 | 190-200 | 乾濕分離區 |
大門 | 90-120 | 210-240 | 玄關入口 |
廚房推拉門 | 70-90 | 200-210 | 開放式廚房 |
記得我表姐上次裝修就冇注意門size,買咗個80cm寬嘅浴室門,結果洗衣機根本搬唔入去,最後要拆門框先搞得掂,真係好麻煩。所以建議大家量度門口尺寸時,唔單止要度門框內徑,仲要預留至少5cm嘅活動空間,特別係要搬大型傢俬入屋嘅時候。
而家新建案嘅門size普遍會比舊公寓大啲,尤其係主臥室門好多都做到90cm以上,推嬰兒車或者搬床墊都方便好多。不過都要注意,如果改動門size太大可能會影響到建築結構,最好先同設計師討論。我鄰居就係貪靚將全部門都改成拱形,結果發現隔音變得好差,夜晚細路喊聲成屋都聽到。
另外有個小貼士,如果屋企有長輩或輪椅使用者,建議至少留90cm嘅門寬,轉彎位最好有120cm以上。之前幫阿嬤裝修時,師傅仲特意將門檻做平,而家佢自己推輪椅出入廚房煮飯完全冇問題。門size真係唔可以馬虎,一裝就好難改,寧願事前規劃多啲時間都好過事後後悔啊!
最近要換門卻不知道從何下手嗎?門size怎麼量?5步驟教你DIY量門尺寸其實超簡單,自己量省下師傅跑一趟的費用!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保證看完連新手都能輕鬆搞定,記得準備好捲尺、紙筆和手機拍照記錄喔~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常見的門框有「內崁式」和「外掛式」兩種,量法稍微不同。如果是舊門要換新,建議把原本的門框照片拍下來給店家參考。量尺寸時記得穿輕便衣服,不然蹲上蹲下很容易卡卡的。
測量位置 | 注意事項 | 工具建議 |
---|---|---|
門框寬度 | 上中下各量一次取最小值 | 金屬捲尺較準確 |
門框高度 | 左右兩側都要量 | 避免使用布尺 |
牆壁厚度 | 包含水泥層與粉刷層 | 可搭配水平儀 |
實際操作時,先從門框的寬度開始。站在門檻處把捲尺拉開,從左側內緣量到右側內緣,記得要量「門框內側」不是門片本身喔!很多人會搞錯這點。重點是要在「上、中、下」三個位置各量一次,因為老房子常常門框會歪斜,取最小的數值才不會買到裝不下的門。
再來量高度就更有技巧了,要從門檻的水泥地面開始往上量到門框頂端。台灣氣候潮濕,有些老房子的門檻會下沉,所以左右兩邊都要量過。我上次幫朋友量就發現差了1.5公分,還好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牆厚也要仔細量,特別是現在流行做隱藏門,厚度沒量好會凸出來很醜。
最後別忘了檢查門框是否垂直!拿本厚書或手機下載水平儀APP,貼著門框測量看看。如果發現明顯歪斜,記得在訂製時要特別註明。量完建議用粉筆在牆上做記號,拍照存證才不會忘記數字。這些小技巧都是我實際踩過雷才學到的,分享給大家少走冤枉路~
裝修前必看!如何確認家中門size才不會買錯,這可是很多人在裝修時最容易忽略的小細節。門的尺寸量錯,後續要退換貨超麻煩,甚至可能影響整個裝修進度。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一次量對不踩雷!
首先要知道台灣常見的門有分「框內尺寸」和「門片尺寸」兩種。很多人直接量門洞就衝去買,結果發現根本裝不進去。正確做法是要用捲尺從門框內側開始量,記得要量上、中、下三個位置,因為老房子常常會有門框歪斜的狀況。如果是換新門,建議把舊門的尺寸也記下來當參考。
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尺寸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門類型 | 標準高度 | 標準寬度 | 注意事項 |
---|---|---|---|
房間木門 | 210cm | 75-90cm | 要預留地板材質厚度 |
浴室塑鋼門 | 200cm | 60-70cm | 要確認門檻高度 |
大門鐵門 | 210cm | 90-120cm | 需含門框尺寸 |
廚房拉門 | 200cm | 60-80cm | 軌道空間要另外計算 |
量尺寸時還有幾個小撇步要記住:一定要在裝修師傅在場時確認尺寸,因為牆面打掉重做後尺寸可能會變。如果是老屋翻新,要特別注意門框有沒有變形,有時候上下寬度會差到2-3公分。建議可以拍照記錄,把尺寸直接寫在照片上,這樣去建材行選購時比較不會搞混。
最後提醒大家,現在很多系統櫃廠商都有提供免費到府丈量服務,與其自己量得心驚膽跳,不如直接請專業的來處理。不過自己還是要先有個基本概念,才不會被不肖業者唬弄喔!
最近有朋友在問:「為什麼我家的門size跟標準規格不一樣?」其實這個問題在台灣老房子特別常見,尤其是30年以上的公寓或透天厝。以前蓋房子沒那麼講究標準化,師傅都是現場量尺寸做門框,所以每戶的門size可能都不太一樣。現在新建案雖然有標準規格,但老房子的門就是有種獨特的”手工感”啊!
先來看台灣常見的門size對照表:
門類型 | 標準寬度(cm) | 標準高度(cm) | 常見變異範圍 |
---|---|---|---|
大門 | 90-100 | 210-220 | ±5cm |
房間門 | 75-85 | 190-200 | ±3cm |
浴室門 | 60-70 | 180-190 | ±5cm |
廚房拉門 | 70-80 | 200-210 | ±10cm |
除了年代因素,門size不一樣還可能是因為二次裝修時改過。像有些人會把浴室門加寬方便老人家進出,或是為了放大型家具把房間門打掉重做。我阿姨家就是為了搬鋼琴,特別把玄關門擴寬了15公分,結果現在買新門都要訂做,超級麻煩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台灣的門框厚度也不太一樣。早期多用4分(1.2cm)木框,現在新建案常用6分(1.8cm)金屬框。如果你家是舊式木框門想換新門,可能連門框都要一起換,不然會卡不進去。上次我表哥自己量錯門框厚度,網購買來的門根本裝不上去,最後還是得找專業師傅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