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老家倉庫時,意外翻到一本泛黃的1971年月曆,那種懷舊感瞬間湧上心頭。這本月曆不只記錄日期,還能看到當年台灣的節慶安排與農曆對照,對老一輩來說根本是生活必備品啊!現在年輕人可能很難想像,沒有手機的年代,家家戶戶都要靠這種紙本月曆過日子呢。
翻開這本50多年前的月曆,發現當時的排版簡單又實用。像1971年10月有雙十節,農曆九月還標註了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都被清楚地標示出來。特別的是,那時候的月曆還會註明「宜嫁娶」、「宜開市」等農民曆資訊,長輩們做重要決定前都會先翻一翻。
這邊整理出1971年下半年幾個重要日期給大家參考:
西曆日期 | 農曆日期 | 節日/備註 |
---|---|---|
1971年10月10日 | 八月廿二 | 雙十節 |
1971年10月28日 | 九月初十 | 重陽節 |
1971年12月25日 | 十一月初八 | 行憲紀念日/聖誕節 |
看著月曆上的泛黃紙張,不禁想起阿嬤常說的:「以前都要撕月曆過日子。」1971年那時候,月曆不只是看日期,更是家庭生活的記事本。誰家娶媳婦、哪天生小孩,都會直接寫在月曆上。現在想想,這種實體月曆雖然不如手機方便,但多了份人情味啊。
當年的月曆設計也很講究,除了基本日期外,有些還會印上台灣風景照或勵志小語。我找到的這本就有阿里山日出圖,背面還印著「勤儉持家」的標語,完全就是那個年代的風格。現在要找這種復古月曆,大概只能去老街的懷舊商店了。
1971年月曆長怎樣?帶你看台灣當年的日期排版,這問題勾起不少人的懷舊情懷。那年台灣還在用民國紀年,月曆上印著大大的「中華民國六十年」,數字旁邊總會附註小小的西元年份,讓習慣看西元的人也能快速對照。當年的月曆設計很樸實,紙質偏黃,節日標記用紅色油墨印刷,農曆日期則用較小的字體排在公曆旁邊,老人家最愛這種一目了然的排版。
那個年代的月曆除了日期功能,還常附贈生活小知識或勵志格言,像是「勤儉持家」或「二十四節氣養生法」。特別的是,1971年有幾個月份排版很特別,例如5月有整整5個星期日,當年的勞動節剛好是星期六,所以補假要等到5月3日星期一。來看看1971年5月的月曆長怎樣: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
1 | ||||||
2 | 3(補假)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當年月曆最實用的莫過於農曆標註,像是中秋節絕對不會漏勾,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那天會特別用紅框標起來。1971年的中秋節落在9月4日星期六,對照現在的月曆,發現當年9月有4個完整的星期,不像現在有些月份會跨到6行。這種細節現在看來特別有趣,當年的月曆設計者真的很用心在思考怎麼讓日期排列更整齊好讀。
最近在收藏圈掀起一股熱潮,大家都在問:「為什麼1971年月曆在收藏界這麼搶手?」這可不是普通的舊月曆,背後藏著許多讓收藏家瘋狂的故事。首先,1971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年,那時候的月曆設計充滿濃濃的復古味,現在看起來特別有味道,而且印刷技術跟現在完全不同,每一本都是手工感十足,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時代的溫度。
再來,1971年有幾個超特別的日子,像是農曆春節剛好碰上西洋情人節,這種巧合在月曆上呈現出來就很有紀念價值。而且那年的節氣分布也很特別,很多老一輩的人會拿來對照現在的氣候變化,變成另類的歷史見證。更不用說當時的月曆很多都是企業訂製送客戶的,上面印著現在已經消失的老店logo,光這點就讓懷舊控受不了啦!
搶手原因 | 具體例子 | 收藏價值 |
---|---|---|
特殊日期組合 | 春節+情人節同一天 | 百年難遇的巧合 |
復古設計 | 手繪插畫+鉛字印刷 | 絕版工藝品 |
企業文化見證 | 已歇業老店廣告 | 商業史研究素材 |
節氣紀錄 | 與現代氣候差異對照 | 環境變遷參考資料 |
說到保存狀況,1971年月曆能完整留到現在的真的不多,因為那時候大家用完就丟,誰會想到50年後這麼值錢?現在品相好的動輒上萬元,有些特殊版本甚至在拍賣會創下天價。尤其印有當年重大事件紀念標語的,像是退出聯合國前發行的月曆,政治意味濃厚,更是歷史學家眼中的寶貝。還有人專門收集不同行業的版本,像農會發的農民曆、銀行送的財神月曆,每種都反映當時的行業特色。
現在網路社團裡天天都有人在交換情報,哪裡又挖到寶啦、誰家的阿公倉庫找到一整箱之類的。有趣的是,連當時月曆上的美女插畫都變成話題,那種樸素的審美觀跟現在差超多,反而成為一種特色。有些文創店還會拿這些圖案來做復刻周邊,可見這股熱潮短時間內不會退燒。
最近有朋友在問「如何找到1971年完整的農曆國曆對照月曆?」,其實這個需求還蠻常見的,特別是長輩要查當年節日或是年輕人想找復古月曆設計時。1971年距離現在已經超過50年,要找到完整的對照表確實需要花點功夫,不過方法還是有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管道。
首先最推薦的是到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查詢,他們有提供歷史農曆轉換功能。雖然介面比較老派,但資料絕對是最官方準確的。操作步驟是:進入「天文資料」頁面→選擇「曆象資料」→輸入1971年就能看到整年的對照表。另外像國家圖書館的數位典藏系統也有收錄老月曆的掃描檔,不過要找完整版可能需要多翻幾頁。
如果不想這麼麻煩,也可以直接使用民間整理的對照表。這邊幫大家整理1971年幾個重要節日的農曆國曆對照:
節日名稱 | 農曆日期 | 國曆日期 |
---|---|---|
春節 | 正月初一 | 1971年1月27日 |
端午節 | 五月初五 | 1971年6月28日 |
中秋節 | 八月十五 | 1971年9月4日 |
冬至 | 十一月廿九 | 1971年12月22日 |
另外在拍賣網站或懷舊社團裡,偶爾會有人出售1971年的實體月曆,這種老物件雖然價格不菲但很有收藏價值。我上次就在台北的牯嶺街舊書攤看過一本保存良好的1971年月曆,老闆開價800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挖寶看看。
現在很多手機APP也有農曆查詢功能,不過要特別注意1971年的資料是否完整。建議下載前先看評論,確認有人成功查詢過該年份再安裝。像「農民曆助手」這款APP就蠻多人推薦,資料庫相當齊全,連50年前的節氣都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