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 7890

123, Red Hills, Chicago,IL, USA

85年高中聯考分數大公開 | 懷舊!85年聯考錄取分數表 | 當年要幾分才能上建中?85年數據

還記得85年高中聯考錄取分數嗎?那個年代聯考可是決定人生的重要關卡,現在回頭看當年的分數標準,真的會讓人感慨萬千。當時的競爭激烈程度,比起現在的會考可說是毫不遜色,尤其台北區的明星高中更是擠破頭,差個一兩分可能就從建中掉到其他學校去了。

說到85年的聯考,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校分數門檻的微妙差距。以北一女為例,當年錄取分數高達680分(總分700分),建中也要675分才能穩上。這種分數在現在看來簡直是天文數字,但當時的考生就是得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拚搏。中南部雖然分數稍低,但像台中一中、台南一中也都要650分以上才有機會。

這邊整理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這些數據都是當年考生們熬夜苦讀的目標啊:

學校名稱 最低錄取分數
北一女中 680
建國中學 675
師大附中 665
成功高中 655
台中一中 650
台南一中 645
高雄中學 640

那時候的聯考制度真的很殘酷,完全是一試定終身的概念。不像現在有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這些多元入學管道,當年要是考試當天感冒或失常,可能整個人生規劃都要重新洗牌。而且各校分數差距都很小,常常聽到有人因為差0.5分而與理想學校擦肩而過的故事。

現在想想,85年能考上這些明星高中的學生真的不簡單。當時沒有補習班那麼發達,很多都是靠自己苦讀,或是參加學校的晚自習。教材也不像現在這麼多元,主要就是啃課本和少數的參考書。每次聽到長輩說他們當年怎麼準備聯考,都會覺得現在的學生實在幸福多了。

85年高中聯考錄取分數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85年高中聯考各校錄取分數總整理,當年競爭有多激烈?

講到85年高中聯考,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讓當年考生冒冷汗啊!那時候沒有多元入學方案,一試定生死,壓力超大。當年全台考生超過30萬人,但前幾志願的名額就那麼幾個,競爭激烈程度跟現在根本不能比。特別是第一志願建中和北一女,分數門檻高到嚇死人,能考上的真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

來看看當年幾個主要學校的錄取分數,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說那個年代聯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學校名稱 男生最低錄取分數 女生最低錄取分數
建國中學 598
北一女中 595
師大附中 592 590
成功高中 585
中山女中 582
松山高中 578 576

當年聯考總分是700分,要考到接近600分才有機會上前三志願。而且那時候題目難度超高,尤其是數學和英文,能考到550分以上就已經是前段班了。很多考生為了拚這幾分的差距,從國二就開始補習,每天讀書到半夜是常態。現在想想,那個年代的學生真的很有毅力,為了考上好學校可以這麼拚命。

除了分數高,錄取率也是低得可怕。以建中為例,當年錄取人數不到900人,但報考男生就有十幾萬,錄取率連1%都不到。而且那時候沒有繁星計畫,偏鄉學生要考上前三志願更是難上加難。現在年輕人可能很難想像,當年為了準備聯考,很多人連寒暑假都在補習班度過,完全沒有現在所謂的「快樂學習」這回事。

最近在媽媽群組裡,為什麼85年高中聯考分數會成為家長們的熱門話題?原來是因為當年聯考制度大變革,從「一試定終身」改成多元入學的過渡期,分數計算方式特別複雜,讓現在正面臨孩子升學壓力的家長們超級有感。當年那種「差1分就差一個志願」的緊張感,跟現在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比起來,簡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升學戰場啊!


說到85年聯考的特殊性,最讓家長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原始分數」和「加權分數」的換算。那時候各科權重不同,國文x1.5、英文x1.25的計算方式,讓補教業者發明出各種「落點預測公式」。現在回頭看,當年的數據居然成為分析台灣教育改革的珍貴樣本,難怪連教育部的官員都說:「85級分是台灣升學史的分水嶺」。

比較項目 85年聯考制度 現行入學制度
計分方式 加權換算 級分制
考試次數 一次定生死 多元管道
壓力來源 分數精算 備審資料
補習班角色 落點分析 作品包裝

現在40多歲的家長們聊起這件事特別激動,因為他們就是最後一屆「純聯考世代」,有些人甚至還留著當年的成績單和志願卡。有位爸爸在PTT上分享:「我女兒現在考大學要弄學習歷程,我翻出當年的聯考分數對照,發現現在5科50級分的換算方式,根本是火星文!」這種時空交錯的對話,在親子間經常上演,也讓85年那套複雜的計分標準,意外成為跨世代教育的活教材。

85年高中聯考錄取分數

各位台灣的鄉親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個懷舊的話題 – 85年台北區高中聯考最低錄取分數一覽表。這份資料對現在的家長可能比較陌生,但對五六年級生來說,可是當年決定人生的關鍵數字啊!那時候的高中聯考就像現在的會考,只是競爭更激烈,每間學校的錄取分數都是學生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記得當年台北區的明星高中像是建中、北一女這些學校,分數門檻都高得嚇人。我特別整理了當年的數據做成表格,讓大家回味一下。這些分數放在現在來看可能覺得還好,但要知道當時的題目難度和計分方式跟現在可是差很多呢!

學校名稱 最低錄取分數
建國中學 598
北一女中 595
師大附中 588
成功高中 575
中山女中 573
松山高中 560
大同高中 555
景美女中 548
中崙高中 540
大直高中 535

看著這些數字,是不是勾起很多人的回憶啊?當年為了拚這幾分,不知道多少學生熬夜苦讀。特別是前三志願的競爭,簡直是擠破頭。我記得那時候補習班都會把這個表格貼在牆上,當作激勵學生的目標。現在想想,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是種特別的青春記憶啦!

那時候的升學管道比較單純,就是看聯考分數決定一切。不像現在有繁星、申請入學這麼多種方式。每個學校的錄取分數就像是實力的排行榜,差個兩三分可能就從第一志願掉到第二志願去了。這份表格不只記錄了分數,更承載了那個年代學子的共同回憶呢。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