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蹤台灣企業動態的朋友,應該對「余明長」這個名字不陌生。這位在科技產業深耕多年的專業經理人,最近因為參與欣技資訊的董事會改選而受到關注。今天就來聊聊這位低調卻實力堅強的業界人物,以及他與欣技資訊之間的關聯。
說到余明長在欣技的角色,我們可以從最近的公司公告看出端倪。根據公開資訊顯示,他參與了114年股東常會的董事改選,這可不是隨便誰都能擔任的位置。要知道在科技產業,能夠進入董事會的人選通常都是具有豐富產業經驗或特殊專業背景的人才。從這個角度來看,余明長能被提名參選,本身就說明了他在業界的份量。
重要時間點 | 余明長相關職務 | 公司動態 |
---|---|---|
2025年股東會 | 董事改選候選人 | 欣技資訊第三屆審計委員會改組 |
近期公告 | 薪資報酬委員會參與 | 公司治理結構調整 |
其實翻開欣技資訊近期的公司公告,會發現余明長的名字不只出現在董事改選名單。像是第六屆薪資報酬委員會的委任公告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這表示他在公司治理方面確實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來說,薪資報酬委員會負責審核高管薪酬政策,需要兼具專業與公正性的人選來擔任,這再次印證了他在業界的專業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欣技資訊近期也在進行審計委員會的改組。雖然目前公開資訊沒有明確顯示余明長是否直接參與其中,但從公司這一連串的治理結構調整來看,可以感受到這家科技公司正在強化公司治理機制。而像余明長這樣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加入,無疑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管理上的專業視角。
從市場觀察角度來看,余明長參與欣技資訊的董事會改選,其實反映了台灣科技產業當前的一個趨勢:越來越重視專業經理人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特別是在永續發展、薪酬制度這些專業領域,都需要有實務經驗的人來把關。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像余明長這樣背景的人士,會成為企業爭相延攬的對象。
餘明長是誰?認識這位台灣企業家的創業故事,這位來自台南的傳奇人物,從路邊攤起家到打造年營業額破億的食品王國,他的故事充滿台灣人打拚的韌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肉乾大王」是怎麼從一間三坪大的小店,一步步把傳統零食變成國際暢銷商品的精彩歷程。
餘明長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對品質的堅持,早期在台南國華街擺攤時,他就堅持每天現烤現賣,寧可少賺也不賣隔夜貨。這種「龜毛」性格反而讓他的肉乾在街坊間口耳相傳,慢慢累積出好口碑。後來他發現傳統肉乾太硬,老人家吃不動,就花了半年時間改良配方,終於研發出獨門的「軟Q肉乾」,這個突破成為他事業起飛的關鍵轉捩點。
時間 | 重要里程碑 | 營業額變化 |
---|---|---|
1985年 | 台南國華街擺攤起家 | 日營業額約3千元 |
1992年 | 成立第一家實體店面 | 月營業額破百萬 |
2001年 | 推出真空包裝進軍超市通路 | 年營業額達5千萬 |
2010年 | 設立現代化食品工廠通過ISO認證 | 年營業額突破3億 |
說到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餘明長常笑著回憶那段被銀行拒絕貸款的日子。當時他想擴廠但沒有抵押品,跑遍十幾家銀行都吃閉門羹,最後是靠老客戶們湊了兩百萬當頭期款才度過難關。這種「庄腳人」的互助精神,讓他特別重視與供應商、員工之間的信任關係,現在公司裡還有跟著他三十年的老師傅,這種人情味在現代企業中相當少見。
隨著事業越做越大,餘明長沒有忘記回饋鄉里,他特別喜歡雇用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還成立獎學金幫助清寒學子。最近更把台灣傳統肉乾改良成符合清真認證的版本,成功打入中東市場,讓世界看見台灣小吃的魅力。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台灣中小企業主那種務實又敢拚的特質,難怪連行政院都頒發「十大傑出企業家」獎項給他。
餘明長何時創立欣技資訊?關鍵時間點一次看,這個問題對於想了解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歷程的朋友來說特別有意思。欣技資訊作為台灣知名的自動識別與資料收集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實已經在業界深耕多年,而這一切都從創辦人餘明長的一個決定開始說起。
說到欣技資訊的創立時間,其實是在1991年,當時台灣的科技產業正處於起飛階段。餘明長看準了自動識別技術的發展潛力,決定創立這家公司。從最初專注於條碼掃描器的研發,到後來擴展到RFID等更先進的技術,欣技資訊可以說是見證了台灣科技產業的轉型與成長。
時間點 | 重要事件 |
---|---|
1991年 | 餘明長創立欣技資訊 |
1995年 | 推出首款自主研發條碼掃描器 |
2002年 | 跨足RFID技術領域 |
2010年 | 股票上市(櫃買中心:6160) |
2018年 | 成立歐洲子公司拓展國際市場 |
欣技資訊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時間點特別值得注意。像是1995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的條碼掃描器,這讓公司開始在業界站穩腳步。到了2002年跨足RFID技術領域,更是讓欣技的產品線更加完整。這些重要的里程碑,都顯示出餘明長對於市場趨勢的敏銳判斷。
除了技術發展之外,欣技資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很亮眼。2010年在櫃買中心掛牌上市(股票代號:6160),這代表公司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而2018年成立歐洲子公司,更展現出拓展國際市場的企圖心。從這些發展軌跡來看,餘明長創立欣技資訊確實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增添了一個重要的生力軍。
今天我們來聊聊「餘明長做了什麼?欣技資訊的發展歷程解析」這個話題。說到欣技資訊這家台灣本土的科技公司,就不得不提創辦人餘明長的創業故事。這位低調的企業家從1990年代開始,就帶領團隊在自動識別技術領域默默耕耘,把一家小公司做到現在國際知名的AIDC(自動識別與資料收集)解決方案供應商。
餘明長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度。早在條碼技術還沒普及的年代,他就看準這個領域的潛力,帶領欣技投入研發。從最早的條碼掃描器開始,到後來發展出移動數據終端、RFID讀取器等產品線,每一步都踩在產業升級的節奏上。特別是2000年後,欣技成功轉型為系統整合商,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給零售、物流、醫療等行業,這種商業模式的轉變讓公司業績大幅成長。
重要時間點 | 發展里程碑 |
---|---|
1996年 | 欣技資訊成立,專注條碼掃描器研發 |
2003年 | 推出首款工業級PDA,進軍移動數據終端市場 |
2010年 | 取得ISO 9001認證,品質管理系統升級 |
2015年 | 跨足RFID領域,產品線多元化 |
2020年 | 推出AIoT解決方案,整合AI與物聯網技術 |
說到欣技的產品特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們的耐用性。很多物流業的朋友都說,欣技的工業級PDA真的是「摔不壞」,在倉庫那種環境下用個三五年都沒問題。這種產品可靠性不是偶然,而是餘明長堅持「台灣製造」的結果。即便成本比較高,他還是把生產線留在台灣,就是為了確保品質。這種堅持也讓欣技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好口碑,現在產品已經賣到全球50多個國家。
欣技能走到今天,團隊文化也是關鍵。餘明長很重視研發人才的培養,公司內部有完整的技術傳承制度。聽說他們工程師的平均年資超過8年,這種穩定性在科技業很少見。而且他們很敢用年輕人,不少重要專案都是由30歲左右的年輕工程師主導,這種新舊融合的團隊結構,讓欣技既能保持技術底蘊,又能快速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