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干時間的古老智慧:原來我們每天都在用!
大家知道嗎?我們每天說的「中午12點」在古代是用「午時」來表示,這就是天干時間系統的一部分啦!天干地支這套時間記錄方式已經流傳了三千多年,到現在農民曆、算命都還在用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超實用的傳統智慧,保證看完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是天干時間的影子~
天干總共有十個,搭配十二地支就形成了六十甲子的循環。最特別的是,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個地支,還跟現代時間有精準的對照關係喔!來看看這個超實用的對照表:
地支 | 時辰 | 現代時間 | 常見說法 |
---|---|---|---|
子 | 子時 | 23-1點 | 半夜三更 |
丑 | 丑時 | 1-3點 | 雞鳴時分 |
寅 | 寅時 | 3-5點 | 黎明前夕 |
卯 | 卯時 | 5-7點 | 日出時分 |
辰 | 辰時 | 7-9點 | 早朝時間 |
巳 | 巳時 | 9-11點 | 上午時段 |
午 | 午時 | 11-13點 | 正午時分 |
未 | 未時 | 13-15點 | 日偏西時 |
申 | 申時 | 15-17點 | 下午茶時 |
酉 | 酉時 | 17-19點 | 黃昏時分 |
戌 | 戌時 | 19-21點 | 晚飯時間 |
亥 | 亥時 | 21-23點 | 人定時分 |
現在是2025年7月7日上午11點19分,按照天干時間來算就是「午時」喔!這個時間在古代被認為是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很多重要儀式都會選在午時舉行。有趣的是,現在我們說「午休」就是從這個概念來的,因為古人認為這時候休息最能養精蓄銳。
天干時間不只用在時辰上,連年份、月份都有對應的天干地支組合。比如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七月現在是小暑節氣,對應的地支是未。這些組合在傳統命理中超級重要,像是合婚、搬家、開市都要看這些時間組合的吉凶。雖然現代人用手機看時間很方便,但了解這套系統後,你會發現農民曆突然變得好懂很多!
說到天干時間的應用,最經典的就是「生辰八字」了。把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八個字,這就是為什麼叫「八字」啦!現在很多父母幫小孩取名還是會參考八字,希望給孩子帶來好運。像「子時」出生的人通常會被說命格比較特殊,就是因為這個時辰陰陽交替,磁場特別強的關係。
1. 天干時間怎麼算?台灣人必學的傳統時辰對照法,這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呢!現在雖然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但了解這些傳統時辰的算法,不僅能更懂農民曆上的吉時,還能跟長輩聊天時更有共鳴喔。其實天干地支記時法超級有趣,一天被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現在2個小時,而且還有專屬的生肖代表呢!
說到時辰對照,最實用的就是這個表格啦!把現代時間和傳統時辰對照起來,一看就懂。像是早上7-9點就是「辰時」,屬龍的時段,這時候太陽剛升起,古人覺得最適合開始一天的工作。而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是「午時」,屬馬的時間,也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難怪台灣人常說「吃午飯」要趁這個時段。
現代時間 | 傳統時辰 | 地支 | 生肖 |
---|---|---|---|
23:00-01:00 | 子時 | 子 | 鼠 |
01:00-03:00 | 丑時 | 丑 | 牛 |
03:00-05:00 | 寅時 | 寅 | 虎 |
05:00-07:00 | 卯時 | 卯 | 兔 |
07:00-09:00 | 辰時 | 辰 | 龍 |
09:00-11:00 | 巳時 | 巳 | 蛇 |
11:00-13:00 | 午時 | 午 | 馬 |
13:00-15:00 | 未時 | 未 | 羊 |
15:00-17:00 | 申時 | 申 | 猴 |
17:00-19:00 | 酉時 | 酉 | 雞 |
19:00-21:00 | 戌時 | 戌 | 狗 |
21:00-23:00 | 亥時 | 亥 | 豬 |
記這些時辰其實不難,台灣很多俗語都跟時辰有關。像「卯起來做」就是清晨5-7點卯時起床工作的意思,形容很拚命。還有「午時水」指的是正中午打的水,老一輩說這時候的水特別乾淨。現在看古裝劇聽到「三更半夜」也知道是子時到丑時,大概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這些知識在生活中都超實用的啦!
天干地支記日就更複雜一點,要搭配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組合。不過單純記時辰的話,先把這12個時段記熟就夠用了。下次看農民曆上的「宜嫁娶:巳時」就知道是上午9-11點,或者聽到「申時茶」就知道是下午3-5點的下午茶時間,是不是突然覺得傳統文化離我們沒那麼遠呢?
2. 為什麼老一輩都用天干計時?原來超準確!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傳統文化超有關係啦!天干地支是古人觀察天象發明的計時系統,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搭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組合起來剛好60年一個循環,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甲子」。老一輩會用這個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它跟農曆、節氣都超合拍,對務農的人來說超實用!
你知道嗎?天干計時不只是看年份,連時辰都可以算喔!以前沒有手錶的時候,古人就用這個來安排一天作息。比如說「子時」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午時」就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這樣記時間是不是很有畫面感?而且每個時辰還對應不同的生肖,難怪老一輩都說「午時水」特別好,原來跟時辰有關係!
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你就知道天干地支多好用:
天干 | 地支 | 組合年份舉例 | 時辰 | 對應時間 |
---|---|---|---|---|
甲 | 子 | 2024年 | 子時 | 23:00-01:00 |
乙 | 丑 | 2025年 | 丑時 | 01:00-03:00 |
丙 | 寅 | 2026年 | 寅時 | 03:00-05:00 |
老一輩愛用天干計時還有一個秘密,就是它跟八字命理超合!台灣人很信這個,結婚、搬家、開店都要看日子。天干地支可以算出每天的吉凶,比如說「甲子日」適合做什麼、「丙午日」要避開什麼,這些都是古人累積下來的智慧。現在雖然有農民曆app,但很多長輩還是習慣自己翻書查,覺得這樣比較準。
說到準確度,天干計時真的不是蓋的!它配合月亮的圓缺變化,跟太陽曆互相校正,所以農曆的節氣總是準準的。像清明掃墓、端午吃粽子,這些節日每年日期都不一樣,但用農曆算就固定在那幾天。這套系統用了幾千年都沒出錯,難怪老一輩這麼信任,現在很多農民種田還是照這個來安排耕種時間呢!
3. 天干地支時辰表:2025最新對照這樣查,這篇要幫大家整理好2025年超實用的時辰對照表啦!老一輩常說「看時辰做事」,其實現在很多傳統習俗、農民曆擇日還是會參考天干地支時辰,像是搬家、結婚、開工都要挑好時辰。這篇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一秒看懂,以後不用再翻老黃曆翻到頭痛囉~
先跟大家說個小知識,古人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2小時,而且都有對應的地支名稱。像是早上7-9點就是「辰時」,中午11-13點是「午時」,這些都是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時間說法。下面這個表格直接把2025年最新的時辰對照整理好,連天干都幫你配好了,超級方便!
時辰名稱 | 時間範圍 | 2025年對應天干 |
---|---|---|
子時 | 23:00 – 01:00 | 甲子 |
丑時 | 01:00 – 03:00 | 乙丑 |
寅時 | 03:00 – 05:00 | 丙寅 |
卯時 | 05:00 – 07:00 | 丁卯 |
辰時 | 07:00 – 09:00 | 戊辰 |
巳時 | 09:00 – 11:00 | 己巳 |
午時 | 11:00 – 13:00 | 庚午 |
未時 | 13:00 – 15:00 | 辛未 |
申時 | 15:00 – 17:00 | 壬申 |
酉時 | 17:00 – 19:00 | 癸酉 |
戌時 | 19:00 – 21:00 | 甲戌 |
亥時 | 21:00 – 23:00 | 乙亥 |
這張表特別實用的地方在於,2025年的天干地支組合跟其他年份不一樣喔!像現在2025年7月7日11:20屬於「午時」,對應的天干地支就是「庚午」,要查農民曆或算命的時候直接對照這個組合就對了。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要知道天干地支?其實台灣很多傳統儀式都會用到,像是安太歲要看當年的天干地支,結婚合八字也要看雙方生辰對應的干支,甚至連中醫把脈都會參考時辰呢!
順便教大家一個小技巧,如果手機有農民曆APP,可以直接輸入日期查時辰,但緊急時候沒網路的話,把這篇存起來就能隨時查啦!尤其是家裡長輩很信這個的話,過年過節被問到「現在什麼時辰」就不會尷尬了。像最近很多人要準備中元普渡,選在「午時」或「未時」祭拜是最常見的,這時候對照表就派上用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