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工作日常二三事:台灣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在台灣,寫字樓工作是許多都市上班族的日常。每天穿梭在玻璃帷幕大樓間,電梯裡擠滿趕打卡的同事,這種生活模式已經成為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區的標準風景。不過你知道嗎?同樣是寫字樓工作,不同產業、不同職位的日常可是天差地遠呢!
寫字樓工作的實際樣貌
職位類型 | 日常主要工作內容 | 常見加班情況 | 辦公室配備要求 |
---|---|---|---|
行政助理 | 文件處理、會議安排 | 偶爾 | 基本辦公桌椅 |
業務人員 | 客戶拜訪、電話聯繫 | 頻繁 | 行動辦公設備 |
工程師 | 程式開發、系統維護 | 常態 | 雙螢幕工作站 |
創意設計 | 企劃發想、視覺設計 | 專案制 | 繪圖板、高規格電腦 |
最近很多朋友在討論寫字樓的茶水間文化,這可是辦公室裡的小天地啊!從咖啡機的品牌到冰箱裡誰的午餐又被偷吃,這些瑣事反而成了同事間建立感情的契機。特別是在疫情後,大家更珍惜能夠面對面聊天的機會,茶水間不知不覺變成情報交流中心,連老闆的行程都能在這裡打聽到。
說到辦公室風水,台灣人可是很講究的。最近有位在信義區上班的朋友分享,他們公司為了2025年的運勢,特地請老師來看風水。結果整個部門大搬風,有人因為座位對到柱子就得換位置,還有人被建議在抽屜放水晶招財。雖然半信半疑,但為了業績,大家還是乖乖照做,這就是台灣職場有趣的地方啊!
裝修也是寫字樓工作的熱門話題。現在很多公司都採用開放式空間設計,但其實這種設計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像我們公司去年改裝後,原本的隔間全部打掉,結果業務部的同事天天抱怨講電話互相干擾,最後只好又加裝吸音板。所以說啊,辦公室裝修真的不能只追求好看,實用性才是重點。
上班族必看!寫字樓工作日常都在忙些什麼?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看似規律,但其實辦公室裡的日常可是充滿各種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些OL/OG們在寫字樓裡到底都在忙些什麼,保證說出來你絕對超有共鳴~
首先最經典的就是開會地獄啦!早上進公司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被拉進會議室,而且常常一開就是兩三個小時起跳。最崩潰的是有時候開完會才發現,根本沒有結論啊~然後下午又要再開一次同樣主題的會議,這種無限輪迴真的會讓人很想翻白眼。不過說真的,會議室裡的咖啡和點心倒是上班族的小確幸,至少可以趁機補充一下能量。
再來就是每天都要處理的email大戰!收件匣永遠都是99+未讀,重要信件常常被埋在各種cc、bcc的副本海裡。最怕看到客戶或主管在信件最後補一句”順便問一下…”,這種看似輕鬆的問句往往代表又要加班了。而且現在通訊軟體這麼發達,除了email還要隨時注意LINE、Teams的訊息,根本就是現代版的八爪魚工作法。
時間段 | 常見工作內容 | 崩潰指數 |
---|---|---|
9:00-10:30 | 晨會、回覆緊急郵件 | ★★★☆☆ |
10:30-12:00 | 處理主管臨時交辦事項 | ★★★★☆ |
13:00-15:00 | 跨部門溝通、修改報告 | ★★★★☆ |
15:00-17:00 | 應付客戶需求、準備明日簡報 | ★★★★★ |
辦公室裡最煩人的就是那些瑣碎的行政流程了!光是請個假就要跑三、四個系統,更不用說報銷單據被打回票的次數,簡直可以寫成一部血淚史。還有印表機永遠在關鍵時刻卡紙,會議室的投影機十次有八次連不上筆電,這些日常小災難根本就是考驗上班族的臨場反應能力啊!
下午茶時間絕對是寫字樓裡最療癒的時刻~同事們會互相分享最近發現的美食外送,或是團購最新的手搖飲。這時候辦公室會突然變得超熱鬧,大家暫時忘記工作的壓力,邊吃邊聊八卦,這種同事間的小互動其實就是上班最大的樂趣之一。不過要小心別聊得太開心,不然等等主管經過就會瞬間安靜得像圖書館一樣!
最近FB、Dcard上都在熱議「為什麼年輕人搶著進科技業寫字樓?薪資福利大公開」這個話題,其實說穿了就是科技業的待遇真的香啊!比起傳統產業,科技公司的起薪直接多一個0不說,各種隱形福利更是讓人羨慕到流口水。今天就用在地台灣人的角度,帶大家看看科技業到底有多爽。
先來看基本薪資部分,以2025年新鮮人行情來說,科技業跟其他產業的差距真的不是普通大:
職位類型 | 傳統產業平均月薪 | 科技業平均月薪 | 差距比例 |
---|---|---|---|
新鮮人 | NT$28,000 | NT$45,000 | +60% |
3年經驗 | NT$35,000 | NT$65,000 | +85% |
主管職 | NT$50,000 | NT$120,000 | +140% |
但薪水只是基本款啦,科技公司最吸引人的是那些「隱藏版福利」。像是我朋友在內湖某科技公司,每天下午茶時間都有免費的手搖飲跟點心,週五還有Happy Hour可以小酌。更扯的是他們公司頂樓直接弄了個露天游泳池,夏天可以直接下去消暑,這種福利在傳統產業根本想都不敢想。
另外科技業的彈性工作制度也超誘人,很多公司都實施「遠距混合辦公」,一個禮拜只要進公司2-3天,其他時間在家工作就好。而且上下班不用打卡,只要把事情做完就好,完全不用像傳統公司那樣被綁死在座位上。我表弟他們公司更狂,每年還給一個月的「充電假」,專門讓員工去進修或旅遊,這種福利在台灣真的很少見。
寫字樓午休時間怎麼安排?內行人的充電秘訣
每次一到午休時間,辦公室同事們就開始煩惱要怎麼利用這段珍貴的休息時光。其實午休不一定要趴著睡覺才叫休息,內行人都知道用對方法,短短一小時也能讓下午精神百倍!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的午休時間變得更有效率。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離開座位」!整天黏在電腦前對身體超傷的,建議可以這樣分配時間:
時間分配 | 推薦活動 | 注意事項 |
---|---|---|
前15分鐘 | 外出買午餐 | 走遠一點的店家,增加活動量 |
中間30分鐘 | 用餐+小憩 | 避免吃太飽,閉目養神就好 |
後15分鐘 | 伸展運動 | 做做簡單的辦公室瑜伽或散步 |
很多上班族都習慣叫外送在座位上吃,但這樣真的母湯~走出去曬曬太陽、看看街景,對眼睛和心情都很有幫助。如果公司附近有公園或綠地就更棒了,吃完飯去走走消化一下,比直接趴睡更能消除疲勞。
午休小睡也是有技巧的,不是睡得越久越好。建議設定15-20分鐘的鬧鐘,淺眠一下就夠了。記得準備個小枕頭墊在桌上,避免手麻或落枕。有些同事會戴著降噪耳機聽輕音樂,這個方法也很推薦,能快速進入休息狀態。
最後要提醒的是,午休後別馬上投入工作,先做些簡單的伸展操喚醒身體。可以拉拉筋、轉轉脖子,或是去茶水間泡杯茶,讓自己慢慢進入工作模式。這些小習慣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下午的專注力真的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