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颱風季又來了,大家有沒有發現「房子比路面高」這個設計真的很重要?每次下大雨就看到馬路變小河,這時候就慶幸自家地基有墊高,不然真的會很崩潰。今天就來聊聊這種建築設計的優缺點,還有在台灣哪些地方特別常見。
先說說優點吧,這種設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防水。台灣夏天颱風多,冬天又有東北季風帶來豪雨,房子墊高個30-50公分真的差很多。我阿嬤家在三重就是這樣設計,去年納莉颱風來時整條街都淹水,唯獨他們家完全沒事。另外通風也會比較好,特別是透天厝,地板架高後空氣對流更順暢,夏天比較不會悶熱。
優點 | 缺點 |
---|---|
防水防潮效果好 | 老人家進出不方便 |
通風較佳 | 建築成本較高 |
減少蚊蟲問題 | 需要定期維護地基 |
不過這種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點啦,最明顯的就是對行動不便的人很不友善。像我外婆年紀大了,每次要爬那幾階樓梯都很吃力。另外施工成本也會增加,地基要做得更牢固,而且時間久了可能會有沉降問題,需要定期檢查維護。現在新建案比較少看到這種設計了,主要是因為都更後很多都改成大樓,但老社區還是很常見。
說到這個就想到,前陣子去台南玩的時候,發現安平那邊很多老房子都是這樣設計的。當地人說這是因為早期常淹水,而且還可以當作儲藏空間使用,超聰明的!現在有些文青咖啡廳也會保留這種特色,把墊高的部分做成榻榻米座位區,既復古又實用。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家裡是這種設計,記得定期檢查地基有沒有被白蟻蛀蝕,不然安全會有疑慮喔。
為什麼我家門前總要爬樓梯?房子比路面高的5個原因
每次回家都要爬幾階樓梯,你是不是也常納悶「為什麼我家門前總要爬樓梯?」其實這種設計在台灣很常見,尤其老社區或山坡地特別明顯。房子比路面高可不是建築師隨便決定的,背後有實際的考量,今天就來聊聊5個主要原因,讓你下次爬樓梯時能會心一笑!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防水防潮,台灣夏季颱風多、雨量大,如果房子跟路面齊平,雨水很容易倒灌進屋內。把地基墊高就像幫房子穿雨鞋,尤其一樓住戶最有感,不用擔心暴雨後要忙著掃水。再來是地勢問題,台灣很多住宅區原本是山坡或農地,開發時為了減少挖土方成本,乾脆順著地形蓋,自然形成階梯式的落差。
另外還有3個你可能沒想過的原因:
原因 | 說明 | 常見區域 |
---|---|---|
風水考量 | 傳統認為「步步高升」象徵好運,門前階梯能帶來吉利 | 老透天厝 |
管線配置 | 墊高地基方便埋設排水管,避免堵塞時要挖開馬路 | 公寓社區 |
隱私保護 | 抬高入口視線,路人不容易直接看到室內 | 臨街店面 |
說到管線配置真的超重要,台灣舊公寓常把化糞池埋在房子下方,墊高地基才不會讓管線卡住。而且你有沒有發現,那些門前有漂亮階梯的老房子,通常大門會設計在轉角處?這樣既能避開路沖,又能讓回家多了一種儀式感呢!
至於新建案為什麼也愛做階梯?其實跟法規有關啦,現在建築技術規則規定住宅地面至少要高出道路15公分,所以就算平地建案也會做個小台階。不過最近有些設計師開始玩創意,把階梯變成綠化平台或休憩空間,讓實用功能多了幾分美感。
颱風天不怕淹水!房子墊高的實際好處有哪些?每到颱風季節,住在低窪地區的朋友總要提心吊膽,這時候就會發現房子墊高真的差很多。台灣人常說的「起厝起高啲」不是沒道理,除了防水災,其實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實用經驗。
首先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防淹水,墊高30公分以上就能有效阻擋一般積水。像去年「海葵」颱風來時,我阿姨家因為地基墊高45公分,整條街都淹水了唯獨她家門口還是乾的。而且墊高後地板不會直接接觸地面,濕氣問題也改善很多,尤其台灣這種潮濕氣候,黴菌滋生速度真的快得嚇人。
另外很多人都沒注意到,房子墊高後通風會變超好!空氣對流更順暢,夏天不用開冷氣也能很涼爽。我表哥家把房子墊高後電費直接省了兩成,他說光是這點就值得當初多花的工程費了。而且墊高後的空間還能當儲藏室使用,收納腳踏車、工具箱這些雜物超方便。
墊高高度 | 防淹水效果 | 其他優點 |
---|---|---|
30-45cm | 防一般積水 | 改善濕氣、通風佳 |
45-60cm | 防中度水災 | 增加儲物空間 |
60cm以上 | 防嚴重淹水 | 隔熱效果明顯 |
再來說說施工要注意的事項,墊高不是隨便墊就好。地基要打得夠穩,特別是台灣地震多,結構安全絕對要優先考慮。建議找有經驗的營造廠評估,像我們社區最近有戶人家自己亂墊,結果下大雨時地基鬆動,反而更危險。另外排水系統也要重新規劃,不然墊再高也可能因為排水不良而功虧一簣。
說到維護保養,墊高房子的外牆要特別注意防水處理。因為墊高後外牆暴露面積變大,日曬雨淋更容易損壞。我家鄰居就是沒做好防水,才三年外牆磁磚就開始剝落,後來重做又花了一筆錢。建議至少每兩年要檢查一次外牆狀況,發現裂縫就要趕快處理。
你家也是『高人一等』嗎?台灣常見墊高住宅解析。走在台灣街頭,總會看到一些房子特別「突出」,不是造型特別,而是整棟比路面高出一截,這種墊高設計其實暗藏不少台灣人的居住智慧。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這麼多台灣人喜歡把房子墊高,以及背後的實用考量。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防淹水啦!台灣夏季颱風多、暴雨頻繁,尤其是低窪地區,房子墊高30-50公分就能有效避免雨水倒灌。像我阿嬤家在三重,當年沒墊高時每逢大雨就淹到腳踝,後來重建時特地墊高45公分,從此再也沒淹過。另外地基墊高也能防潮,台灣氣候濕熱,一樓直接接觸地面容易返潮,墊高後通風更好,黴菌問題也少很多。
除了防水功能,墊高住宅還有些你想不到的優點。像是隱私性更好,路人不會直接看到室內;門口多出階梯空間可以放鞋櫃或盆栽;有些人家還會在墊高層做收納空間,真的是一舉多得。不過要提醒的是,墊太高反而會造成老人家出入不便,建議還是要衡量實際需求。
墊高高度 | 主要用途 | 適合區域 |
---|---|---|
30-50cm | 基本防淹 | 普通住宅區 |
60-90cm | 強化防潮 | 低窪地區 |
1m以上 | 商業空間 | 店面騎樓 |
現在新建案很多都直接做墊高設計,尤其是透天厝。但老房子要墊高就得大工程了,通常要連地基一起重做。我朋友去年翻修30年老屋,光是墊高就多花了20幾萬,不過他說為了長久居住很值得。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社區會規定墊高高度,施工前最好先問清楚,免得被檢舉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