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烏龜品種大集合,養龜新手看過來!
想養烏龜卻不知道從哪種開始嗎?台灣常見的烏龜品種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每種都有獨特的外型和習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在寵物市場上比較容易見到的品種,還有牠們的特徵跟飼養小撇步,讓你一次搞懂這些可愛的小傢伙!
首先來看看最受歡迎的幾種寵物龜。巴西龜絕對是新手入門首選,價格親民又好養,背甲上的紅色斑紋是牠們的招牌特徵。不過要注意牠們長大後可以到20-30公分,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地圖龜則是以背甲上像地圖般的紋路聞名,個性比較害羞,需要時間適應環境。甜甜圈龜的圓潤外型超療癒,背甲上的圈圈花紋就像甜甜圈一樣可愛。
品種名稱 | 成體大小 | 特色 | 飼養難度 |
---|---|---|---|
巴西龜 | 20-30cm | 耳後有紅色斑紋 | ★★☆☆☆ |
地圖龜 | 15-25cm | 背甲有地圖狀紋路 | ★★★☆☆ |
甜甜圈龜 | 15-20cm | 背甲有同心圓紋 | ★★☆☆☆ |
屋頂龜 | 10-15cm | 背甲高聳如屋頂 | ★★★★☆ |
黃耳龜 | 20-28cm | 頭部有明顯黃色條紋 | ★★☆☆☆ |
講到特別的品種,屋頂龜絕對值得一提。牠們的背甲高高隆起,真的就像小屋子一樣,而且成體體型不大,適合空間有限的飼主。不過這種龜對水質要求比較高,需要更用心的照顧。黃耳龜則是因為頭部兩側的鮮黃色條紋得名,活潑好動的個性讓牠們成為觀賞性很高的品種。
在選擇烏龜品種時,除了外觀喜好,更要考慮自己的飼養環境和能力。像是鱷龜雖然看起來很酷,但成體可以長到40-70公分,而且咬合力驚人,真的不建議新手嘗試。另外也要注意,有些品種在台灣是保育類,像是食蛇龜和柴棺龜,千萬不能隨便飼養或買賣,以免觸法喔!
台灣最常見的烏龜品種有哪些?新手必看指南
在台灣養烏龜其實很普遍,但你知道我們這邊最常見到哪些品種嗎?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水族館或寵物店最容易遇到的龜龜種類,順便給想養龜的新手一些實用建議。這些龜龜各有特色,飼養難度也不太一樣,記得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來選擇適合的夥伴喔!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巴西龜,這根本是台灣最常見的龜種沒有之一!小時候綠綠的殼配上鮮豔的紅色耳斑超級可愛,價格又親民,很多人的第一隻龜都是牠。不過要注意牠們長大後可以到20-30公分,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再來是斑龜,台灣本土品種,背甲上有漂亮的花紋,個性溫馴好養,很適合新手。另外長頸龜也滿常看到的,脖子特別長看起來很有趣,但要注意牠們比較兇一點,不適合跟其他龜混養。
品種 | 成體大小 | 飼養難度 | 特性 |
---|---|---|---|
巴西龜 | 20-30cm | ★★☆☆☆ | 活潑好動,適應力強 |
斑龜 | 15-20cm | ★☆☆☆☆ | 溫馴,台灣原生種 |
長頸龜 | 25-30cm | ★★★☆☆ | 脖子特長,領域性強 |
豬鼻龜 | 40-50cm | ★★★★☆ | 完全水棲,需要大水體 |
屋頂龜 | 10-15cm | ★★☆☆☆ | 體型小,適合空間有限者 |
說到飼養環境,雖然這些龜龜都很耐命,但基本配備還是不能省。至少要準備夠大的水箱、曬背台、UVB燈和加溫棒,水質也要定期維護。特別是巴西龜和斑龜這種半水棲的,一定要有能讓牠們完全離開水面的地方。飼料方面建議以專用龜糧為主,偶爾搭配些蔬菜或活餌,記得小龜要天天餵,成龜2-3天餵一次就好。
另外要特別提醒,有些龜龜看起來可愛但其實是保育類,像食蛇龜和柴棺龜這些台灣原生種都不能隨便飼養。之前就有人因為不懂法規買到保育類龜而觸法,所以購買前一定要確認清楚品種和來源。現在很多水族館都有合法的人工繁殖個體,價格也不會太貴,建議新手從這些管道入手比較安全。
為什麼巴西龜在台灣這麼受歡迎?飼養優缺點分析
說到養寵物,台灣人除了貓狗之外,最愛的就是巴西龜啦!這種小傢伙幾乎在水族館或夜市都能看到,價格親民又好照顧,難怪成為許多人的入門寵物。巴西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牠們的適應力超強,不管是新手還是忙碌的上班族都能輕鬆駕馭。而且牠們的外型也很討喜,背甲上的花紋變化多端,每隻都長得不一樣,養久了真的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不過養巴西龜也不是完全沒缺點,首先就是牠們的壽命很長,動輒20年以上,等於是要負起長期照顧的責任。再來就是成體後的體型會變大,需要更大的飼養空間,很多人一開始沒考慮到這點,後來就會遇到空間不足的問題。而且巴西龜算是外來種,如果隨意放生會對台灣生態造成影響,這點真的要特別注意。
優點 | 缺點 |
---|---|
價格便宜,入手門檻低 | 壽命長,需長期照顧 |
適應力強,容易飼養 | 成體後需要較大空間 |
外型可愛,花紋多變 | 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
互動性高,會認主人 | 水質管理需費心 |
養巴西龜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水質管理了,雖然牠們很耐命,但水太髒還是會生病。建議至少要每週換水1-2次,搭配過濾器會更輕鬆。餵食方面倒是很簡單,市售的龜飼料就能滿足基本需求,偶爾給點蔬菜或小魚當點心也不錯。記得要準備曬背台讓牠們能上岸休息,這個對龜龜的健康超級重要。
說到互動性,巴西龜其實比想像中聰明,養久了會認得主人,看到你靠近就會游過來討食物。有些甚至會讓主人摸頭,超級可愛的!不過要提醒的是,巴西龜小時候很萌,但長大後攻擊性會變強,特別是公龜發情時可能會咬人,家裡有小朋友的要特別小心。
最近好多朋友開始養烏龜當寵物,但常常分不清楚自己養的是什麼品種。如何分辨烏龜的品種?從外觀特徵輕鬆判斷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特徵,就算是新手也能快速辨認。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一眼認出常見的烏龜品種。
首先看龜殼形狀和花紋是最直觀的方法。台灣常見的巴西龜背甲有明顯的黃綠色條紋,邊緣呈現鋸齒狀;而斑龜的背甲則是深褐色帶有黃色斑點,整體看起來比較圓潤。如果是食蛇龜,牠們的背甲會特別高聳,像個小帳篷一樣,而且顏色偏黑褐色。這些特徵在幼龜時期就很明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辨識。
再來觀察頭部和四肢的顏色也很重要。像金龜的頭部兩側有鮮明的紅色條紋,這是牠們最招牌的特徵;而材棺龜的頭部則是全黑,搭配黃色的喉部,對比非常強烈。有些品種像是柴棺龜的前腳爪特別長,適合挖土,這也是辨認的重要依據。記得要綜合多個特徵一起看,才不會搞錯喔!
最後分享一個簡單的對照表,幫大家整理常見品種的外觀特徵:
品種 | 背甲特徵 | 頭部特徵 | 其他明顯特徵 |
---|---|---|---|
巴西龜 | 黃綠條紋、鋸齒邊緣 | 兩側有紅色條紋 | 活潑好動、適應力強 |
斑龜 | 深褐底色、黃色斑點 | 頭部有小黃點 | 背甲較圓潤、性格溫和 |
食蛇龜 | 高聳如帳篷、黑褐色 | 頭部大、嘴呈鉤狀 | 夜行性、擅長攀爬 |
柴棺龜 | 扁平、深棕色 | 全黑頭部、黃色喉部 | 前腳爪特別長 |
養烏龜真的很有趣,但建議大家在購買前先做好功課,了解不同品種的習性差異。有些烏龜像是食蛇龜屬於保育類,千萬不能隨便飼養或買賣。下次在水族館或朋友家看到烏龜時,不妨試著用這些方法辨認看看,會發現原來每種烏龜都長得不太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