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蠡溝穴」這個穴位,它位於我們小腿內側,是足厥陰肝經的重要穴位之一。很多台灣朋友可能對這個穴位不太熟悉,但其實它在調理婦科問題和改善下肢循環方面特別有用,中醫師常常會用到它。
蠡溝穴的位置其實很好找,就在小腿內側,腳踝內側往上約5寸(大約是7個橫指寬度)的地方。我自己之前經期不順的時候,中醫師就教我每天按摩這個穴位,搭配熱敷效果更好。按壓的時候會有點酸脹感是正常的,但記得不要太用力,以自己能接受的力道為主。
說到蠡溝穴的功效,真的比想像中還多。除了改善經期不適,對下肢水腫、靜脈曲張也有幫助。特別是整天站櫃檯的服務業朋友,或是需要久坐的上班族,都很適合在睡前按摩這個穴位。我阿姨在菜市場賣菜,每天站十幾個小時,後來學著按這個穴位,說小腿脹痛的感覺真的有比較好。
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更清楚蠡溝穴的相關資訊:
項目 | 說明 |
---|---|
穴位位置 | 小腿內側,內踝尖上5寸(約7橫指),脛骨內側面中央 |
主要功效 | 調理月經不調、改善下肢循環、緩解小腿抽筋 |
按摩方法 | 用拇指指腹按壓,每次3-5分鐘,可配合畫圈按摩 |
最佳時機 | 下午3-5點(膀胱經運行時間)或睡前 |
注意事項 | 孕婦、皮膚有傷口或發炎時避免按壓 |
實際操作上,建議可以先泡個熱水腳讓經絡通暢,再來按摩效果會更好。我認識的推拿師傅說,很多人按壓蠡溝穴時會發現特別酸痛,那通常代表對應的肝經可能有點狀況,可以多加強這個部位的保養。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可能會覺得找不太到準確位置,這時候可以用手指在小腿內側上下滑動,找到最敏感的點就是穴位所在。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肝氣容易鬱結,透過蠡溝穴的保養其實是個很簡單的自我保健方法。我現在養成習慣,看電視的時候就會順手按一按,特別是覺得整天心情煩悶的時候,按完真的會覺得比較放鬆。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調理,所以除了按壓穴位,也要注意作息正常和情緒管理,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蠡溝穴在哪裡?人體穴位位置一次看懂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蠡溝穴到底在哪啦?」其實這個穴位在中醫裡超常用,特別是針對婦科問題和腿部不適的時候。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講解蠡溝穴的具體位置和找法,保證看完就能輕鬆找到!
蠡溝穴屬於足厥陰肝經,位置在小腿內側。要找到它其實不難,先摸到內踝尖(就是腳踝內側凸出來的那塊骨頭),往上量約5寸(大概是你四根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內側邊緣後方凹陷處就是啦!按下去會有點酸酸的感覺,那就對啦~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找穴位更直觀:
穴位名稱 | 所屬經絡 | 具體位置 | 取穴方法 |
---|---|---|---|
蠡溝穴 | 足厥陰肝經 | 小腿內側,內踝尖上5寸 | 內踝尖往上量5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
找穴位的時候記得要放鬆,不要太用力按壓。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邊特別敏感,那是正常的~建議可以先用拇指輕輕按揉,慢慢適應那個感覺。中醫師常說這個穴位對調理月經不順特別有效,很多女生都會定期來針灸或按摩這裡。
除了用手按,也可以用刮痧板輕輕刮這個區域。記得要順著經絡方向,從下往上刮,力道要適中不要太粗暴。我自己試過幾次,真的會覺得小腿比較輕鬆,走路也沒那麼容易累。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皮膚有傷口或是懷孕期間,最好先詢問專業中醫師再操作喔!
什麼是蠡溝穴?中醫經絡小知識
蠡溝穴是中醫經絡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屬於足厥陰肝經的一部分。這個穴位在小腿內側,大約在腳踝內側往上5寸的位置,也就是脛骨內側邊緣的凹陷處。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這個穴位,但它其實對身體的調理很有幫助喔!
中醫認為蠡溝穴主要跟肝經的氣血運行有關,特別適合用來改善一些跟「肝氣鬱結」相關的問題,比如情緒不穩定、經期不順,甚至是下半身的水腫或搔癢。如果你常常覺得壓力大、容易煩躁,按摩這個穴位可能會讓你感覺舒服一點。
穴位名稱 | 所屬經絡 | 位置 | 主要功效 |
---|---|---|---|
蠡溝穴 | 足厥陰肝經 | 小腿內側,腳踝上5寸處 | 疏肝理氣、調經止帶、緩解下肢不適 |
按摩蠡溝穴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可以用拇指輕輕按壓,或者用指節稍微用力刮一刮,每次大概3-5分鐘,感覺到有點痠脹就可以了。不過要注意,孕婦或是有特殊健康狀況的人,最好先問過中醫師再按喔!
另外,蠡溝穴也常被用來搭配其他穴位一起使用,比如跟「三陰交」或「太衝穴」配合,效果會更好。中醫的穴位就像身體的小開關,找到對的位置按一按,整個人就會輕鬆不少呢!
為什麼要按蠡溝穴?這些功效你知道嗎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蠡溝穴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其實這個位於小腿內側的穴位,在中醫裡可是被稱為「婦科要穴」呢!特別是女生們如果常常覺得經期不順、手腳冰冷,或是容易腰痠背痛,按壓蠡溝穴真的會很有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按壓方法,還有它到底能幫我們改善哪些問題。
蠡溝穴的位置其實不難找,就在小腿內側,腳踝骨往上約5寸的地方(大約是七個手指併攏的寬度)。按下去會有明顯的痠脹感就對啦!平常可以用拇指按壓,或是用刮痧板輕輕刮這個區域,每次大概3-5分鐘就夠了。特別推薦在洗澡後或是睡前按,效果會更好喔!
主要功效 | 適用情況 | 按壓技巧 |
---|---|---|
調理月經不順 | 經痛、經期不規律 | 用指腹以畫圈方式按壓 |
改善下肢水腫 | 久站久坐後雙腿浮腫 | 從下往上輕推按摩 |
緩解腰痠背痛 | 長時間辦公或家務後的疲勞 | 配合熱敷效果更佳 |
促進血液循環 | 手腳冰冷、代謝不良 | 早晚各按一次效果最明顯 |
很多中醫師都說,蠡溝穴特別適合現代人因為久坐不動導致的氣血不順問題。像我們辦公室一族,常常一坐就是整天,下半身循環差到不行,這時候按壓蠡溝穴真的會覺得整個人都輕鬆起來。而且它對於情緒調節也有幫助,壓力大的時候按一按,那種悶悶的感覺會舒緩很多。不過要提醒大家,孕婦和月經量過多的人要避免過度刺激這個穴位喔!
其實中醫的穴位按摩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自己來,不用特別花錢或找時間。像我自己現在養成習慣,看電視的時候就會順手按按蠡溝穴,尤其是穿了一整天高跟鞋之後,按完真的差超多。剛開始按可能會有點痛,那是因為氣血不通的關係,持續按幾天後就會發現痛感慢慢減輕,身體也變得比較輕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