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裡流傳著一個有趣的說法叫「護士五行」,這可不是什麼玄學算命,而是資深護理師們用五行概念來歸納日常工作的五種必備特質。這些特質就像護理工作的基本功,少了哪一樣都會讓值班變得特別煎熬。
首先說說「金」這個屬性,代表的是專業技能要夠硬。打針抽血、傷口換藥這些基本功要像金屬一樣扎實可靠,特別是遇到難打的血管時,那種一針見血的功力真的會讓病患把你當神拜。記得有次幫阿嬤打點滴,她血管細到幾乎看不見,還好平常練得多,最後在手腕側邊找到一條「隱藏版」血管,阿嬤還開玩笑說我是「金牌護士」。
護士五行對照表
五行 | 代表特質 | 實際表現 |
---|---|---|
金 | 專業技能 | 靜脈注射、傷口護理 |
木 | 應變能力 | 急診現場判斷 |
水 | 溝通技巧 | 安撫焦慮家屬 |
火 | 體力耐力 | 大夜班連續作業 |
土 | 細心耐心 | 核對醫囑藥物 |
再來是「木」代表的應變能力,在急診室最能體現。上個月救護車送來車禍傷患,血壓一直掉,醫生還沒到場前就要先判斷要不要插管,那種分秒必爭的壓力下,腦袋要像樹木一樣快速生長出解決方案。平常我們開玩笑說這是「急診室生存模式」,其實都是靠經驗累積出來的直覺反應。
「水」的特質講的是溝通要像水一樣流暢。特別是遇到擔心到一直問問題的家屬,要能用最柔軟的方式安撫。有個阿公每次來洗腎都緊張到血壓飆高,後來發現跟他聊孫子考大學的事最有效,現在他來都會主動跟我報告孫子的近況,反而忘記要緊張了。這種把專業語言轉化成家常話的功夫,真的比什麼鎮定劑都管用。
說到「火」這個屬性就想到體力問題,大夜班連續12小時像陀螺一樣轉不停,從換藥、送檢體到處理突發狀況,沒有一把火在燒根本撐不下去。最誇張的是流感旺季,護理站電話和呼叫鈴同時響,還要衝去幫發燒的阿伯物理降温,那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像超人,雖然下班後連拿筷子的力氣都沒有就是了。
護士五行是什麼?台灣醫護人員必知的養生秘訣,其實是將中醫五行理論融入醫護工作日常的智慧。在醫院高壓環境下,護理師們常忙到沒時間照顧自己,這套方法能幫助大家用最省力的方式維持健康。五行對應五臟、五色甚至五季,掌握這些關聯性,連喝杯水都能變成養生儀式!
先來看五行對應表,護理站同事們最愛把這張貼在休息室:
五行 | 對應臟腑 | 推薦食物 | 適合時段 | 簡易養生法 |
---|---|---|---|---|
木 | 肝膽 | 綠色蔬菜 | 清晨 | 伸展操+溫檸檬水 |
火 | 心小腸 | 紅棗、番茄 | 午休 | 按壓內關穴5分鐘 |
土 | 脾胃 | 南瓜、地瓜 | 下午茶時間 | 熱敷腹部+嚼生薑片 |
金 | 肺大腸 | 白木耳、水梨 | 傍晚 | 深呼吸10次+拍打肺經 |
水 | 腎膀胱 | 黑豆、紫菜 | 睡前 | 泡腳+按湧泉穴 |
上大夜班的學姊分享,她會在凌晨3-5點(肺經運行時間)偷空做「五行手指操」:從拇指(屬木)開始輪流按壓到小指(屬水),搭配深呼吸能提神又不會影響同事。急診室的阿長更妙,把點滴架當經絡按摩器,靠著支架輕壓背後膀胱經穴位,站著就能舒緩腰背酸痛。
營養室阿姨教我們,就算只能吃醫院便當也要挑顏色!像手術房護理師常接觸冷氣,就要多吃屬火的紅色食物補陽氣;加護病房同仁則適合白色食材潤肺。記得有次流感季,整個單位集體燉「五行防疫湯」:黑木耳、紅蘿蔔、黃玉米、白蘿蔔加綠花椰,用快煮鍋就能搞定。
藥劑科主任提醒,五行養生不是死板規則,像血壓低的同事要多補火行,常胃痛的則要加強土行。他們還把五行色卡貼在藥櫃上,紅色標籤的提神藥品放在木行時段(早上)發效果更好,超有巧思!
護士五行如何運用?臨牀工作者的實用技巧分享
喺醫院第一線打拼嘅護理師們,每日都要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掌握「護士五行」嘅運用真係好重要!呢套方法結合中醫五行概念同現代護理技巧,幫我哋更有效率咁處理臨牀工作。下面就同大家分享幾個實用嘅小撇步,等你可以即刻用喺日常工作中。
首先講吓「五行對應表」,記住呢個基本框架,工作時就會更得心應手:
五行屬性 | 對應器官 | 護理重點 | 實用技巧 |
---|---|---|---|
木 | 肝膽 | 情緒安撫 | 用溫柔語調降低病人焦慮 |
火 | 心小腸 | 生命徵象監測 | 提早發現異常數據變化 |
土 | 脾胃 | 營養評估 | 記錄進食量要具體到毫升 |
金 | 肺大腸 | 呼吸道管理 | 拍背技巧要配合呼吸節奏 |
水 | 腎膀胱 | 體液平衡 | 每小時尿量觀察要確實 |
臨牀上最常用到嘅係「木行」技巧,特別係面對緊張嘅病人同家屬時。試吓用「3秒法則」:先深呼吸3秒穩定自己情緒,再用3秒觀察對方表情,最後用3秒諗點樣回應最恰當。呢個方法可以避免衝動反應,等溝通更順暢。
「火行」技巧就係要培養敏銳嘅觀察力,好似監測心電圖時,唔單止要睇數字變化,仲要留意病人面色同出汗情況。曾經遇過個案係血壓數字正常,但病人一直冒冷汗,結果發現係內出血早期徵兆,即刻通報醫生處理。
「土行」技巧最實際嘅應用就係營養評估。而家好多醫院都用電子系統記錄,但建議隨身帶本小便條簿,即場記低病人實際食咗幾多,返去先輸入系統。特別係老人家食飯成日會剩低啲餸,目測估算好容易有誤差。
為什麼護理師要懂五行?中醫角度解析職業健康這個問題,其實跟護理工作的特性息息相關。護理師每天面對高壓環境、輪班作息,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小毛病,從中醫五行理論來看,這些都是體內陰陽失衡的警訊。懂得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不僅能照顧好自己,還能更細膩地觀察病人的氣色變化,簡直是一舉兩得啦!
中醫五行把身體機能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統,對應到護理師常見的職業傷害特別貼切。比如長期站立導致下肢水腫是「腎水」不足,處理病歷文書搞得肩頸僵硬就是「肺金」失調。看看這個對照表就懂了:
五行屬性 | 對應器官 | 常見職業症狀 | 調理方向 |
---|---|---|---|
木 | 肝膽 | 情緒焦慮、眼睛疲勞 | 喝菊花茶、按摩太衝穴 |
火 | 心小腸 | 心悸、失眠 | 按壓內關穴、避免宵夜 |
土 | 脾胃 | 胃痛、消化不良 | 吃四神湯、按足三里 |
金 | 肺大腸 | 皮膚乾癢、便秘 | 吃水梨、練深呼吸 |
水 | 腎膀胱 | 腰痠、頻尿 | 黑豆水、熱敷後腰 |
輪班護理師最該注意「肝木」和「心火」的平衡,中醫說「肝主疏泄」,長期熬夜會讓肝氣鬱結,整個人變得易怒又疲憊。建議在交班空檔可以按壓耳朵後面的風池穴,或是泡杯枸杞決明子茶來養肝明目。至於那些總在急診室奔波的護理師,「腎水」能量消耗特別快,下班後用熱水泡腳加點鹽巴,能幫助引火歸元。
很多資深護理師都有自己的一套五行保養法,像我們醫院有位學姊會在護理站放一小包「五行精油」,木調用薄荷、火調用薰衣草,聞一聞真的能緩解緊繃情緒。中醫講究「治未病」,與其等到職業傷害嚴重才治療,不如平常就依照五行原理來調整作息。比如「金」時段(下午3-7點)是肺經活躍的時候,這個時段多喝水、做點伸展運動,對呼吸道特別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