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陽台種菜,不僅能享受新鮮無毒的蔬菜,還能為家裡增添綠意。我自己也是從完全不懂到現在能種出幾樣常吃的菜,過程真的超有成就感!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技巧,讓你的陽台菜園也能大豐收。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陽光問題,像我家陽台朝西,下午太陽超毒辣,一開始種的小白菜都被曬到葉子捲起來。後來學到不同蔬菜需要的光照程度不一樣,整理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蔬菜種類 | 每日所需日照 | 適合季節 | 備註 |
---|---|---|---|
空心菜 | 4-6小時 | 春到秋季 | 耐熱但怕乾旱 |
青江菜 | 3-5小時 | 秋冬最佳 | 太熱容易抽苔開花 |
九層塔 | 6-8小時 | 全年可種 | 越摘側芽長越多 |
櫻桃蘿蔔 | 3-4小時 | 秋冬季節 | 30天就能收成 |
再來就是容器的選擇,真的不用特別買什麼高級花盆。我現在都用喝完的牛奶盒、寶特瓶改造,底部戳幾個排水孔就能用。最近還發現外帶飲料的塑膠杯超適合種蔥,一排排掛在欄杆上超可愛。記得容器深度至少要15公分以上,像蘿蔔這種根莖類的就要更深一點。
澆水也是門學問,很多人以為天天澆就是對植物好,結果反而爛根。我現在都用手摸土壤表面,乾了才澆,而且要澆到水從底部流出來才行。夏天中午千萬別澆水,葉子上的水珠會像放大鏡一樣把陽光聚焦,反而會把菜葉曬傷。最好選早上太陽出來前或傍晚時段澆水。
肥料部分我都是自己用廚餘做液肥,把果皮菜葉泡水發酵,雖然味道有點重但效果很好。如果怕臭的話,市售的有機肥也不貴,像我用過一種海藻肥,小小一包就能用很久。重點是要記住「薄肥勤施」,每次澆水加一點點就好,不要一次給太多。
新手必看!陽台種菜5大常見錯誤你中了幾個?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在陽台種菜,但你知道嗎?很多新手常犯的錯誤會讓你的菜苗還沒長大就先陣亡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5個最常見的錯誤,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這些都是小編自己踩過的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可惜啊~
陽台種菜新手常犯錯誤一覽表
錯誤類型 | 具體表現 | 後果 |
---|---|---|
容器選錯 | 用沒排水孔的盆器 | 爛根死亡 |
澆水過量 | 每天澆水怕它渴 | 土壤發霉 |
陽光不足 | 放在室內陰暗處 | 徒長虛弱 |
品種錯誤 | 選需要大空間的瓜類 | 長不大 |
施肥不當 | 一次倒太多肥料 | 燒根枯黃 |
第一個超常見的錯誤就是選錯容器啦!很多人隨便拿個漂亮的花盆就開始種,結果發現底部沒有排水孔,澆水後多餘的水排不出去,菜苗的根就像泡在水裡一樣,沒幾天就爛掉了。建議新手一定要選有排水孔的容器,如果真的喜歡某個沒洞的盆器,也可以自己用電鑽打幾個洞喔!
再來就是澆水問題,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愛心氾濫」。小編當初也是每天都要去澆水,深怕菜菜們口渴,結果土壤永遠都是濕的,沒多久就長出白色霉菌。其實大多數蔬菜都是「見乾見濕」最好,手指插進土裡1-2節感覺乾了再澆,這樣反而長得更好呢!
陽光也是很關鍵的因素,很多人以為蔬菜放室內也能長,但其實除了芽菜類,大部分蔬菜都需要充足日照。小編曾經把羅勒放在客廳角落,結果它們拼命往窗戶方向長,莖變得又細又長,葉子卻很少,這就是典型的「徒長」現象。建議至少要放在陽台有4-6小時日照的地方喔!
最近越來越多人喜歡在陽台種菜,但常常搞不清楚「陽台種菜何時播種?季節性蔬菜種植時程表」該怎麼安排。其實台灣氣候溫暖,只要掌握好季節變化,一年四季都能享受收成的樂趣。今天就來分享適合台灣陽台種植的蔬菜時程表,讓你的小菜園隨時都有新鮮蔬菜可以採收!
台灣的氣候大致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節適合種植的蔬菜也不太一樣。春天氣候溫和,很適合種植葉菜類;夏天炎熱潮濕,要選擇耐熱品種;秋天涼爽乾燥,適合根莖類生長;冬天雖然溫度較低,但有些蔬菜反而需要冷涼環境才能長得好。記得要根據自家陽台的光照條件來調整,朝南的陽台日照充足,朝北的則要選擇耐陰品種。
季節 | 適合種植蔬菜 | 建議播種時間 | 生長期 |
---|---|---|---|
春季 | 小白菜、青江菜、萵苣 | 2-4月 | 30-45天 |
夏季 | 空心菜、九層塔、秋葵 | 5-7月 | 40-60天 |
秋季 | 蘿蔔、菠菜、高麗菜 | 8-10月 | 50-80天 |
冬季 | 花椰菜、芥菜、茼蒿 | 11-1月 | 45-70天 |
實際種植時要注意,表格中的時間只是參考值,每年氣候變化可能會有些差異。像今年(2025)春天就來得比較晚,可以延後1-2週播種。播種前記得先檢查種子包裝上的說明,不同品種可能會有細微差異。另外,陽台種菜容易遇到病蟲害,建議可以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或是搭配天然防蟲方法,比如噴灑辣椒水或種植香草植物來驅蟲。
如果是剛開始嘗試的新手,建議從生長快速的葉菜類開始,像是空心菜、小白菜都很適合。這些蔬菜從播種到收成只要1個月左右,很快就能看到成果,會比較有成就感。等累積一些經驗後,再挑戰需要較長生長期的根莖類或果菜類。記得要準備排水良好的盆器和適合的栽培土,陽台種菜最怕積水導致爛根,這點要特別注意。
小資族必學!用回收容器打造陽台菜園,這招真的超省錢又環保!現在物價一直漲,自己種菜不僅能省下買菜錢,還能享受種植的樂趣。今天就要來教大家怎麼用家裡隨手可得的回收容器,變身成超實用的種菜小幫手,就算住在都市小套房也能當個快樂的城市農夫。
首先來看看哪些容器最適合改造。寶特瓶、牛奶盒、雞蛋盒這些平常隨手丟掉的東西,其實都是種菜的好材料。像是1.5公升的寶特瓶,橫切一半就變成兩個淺盆,很適合種植蔥、九層塔這種淺根植物;而大容量的鮮奶盒清洗乾淨後,拿來種植小番茄或辣椒剛剛好。記得要在容器底部鑽幾個排水孔,避免積水爛根喔!
回收容器 | 適合種植作物 | 改造小技巧 |
---|---|---|
寶特瓶 | 蔥、九層塔 | 橫切一半,底部鑽孔 |
牛奶盒 | 小番茄、辣椒 | 清洗乾淨,側面開窗增加日照 |
雞蛋盒 | 芽菜、香草 | 鋪上廚房紙巾當育苗盒 |
泡麵碗 | 萵苣、菠菜 | 底部戳洞,可疊放省空間 |
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建議可以去花市買培養土混合一些廚餘堆肥,這樣既省錢又能提供養分。種菜新手可以從最容易照顧的作物開始,像是地瓜葉、空心菜這些幾乎不用怎麼照顧就能長得很好。每天早上刷牙時順便澆個水,下班回家就能看到它們又長高了一些,那種成就感真的會讓人上癮!
想要讓菜長得更好,記得要定期轉動容器讓每面都能曬到太陽。如果發現葉子開始變黃,可能是養分不夠了,這時候可以用洗米水或稀釋過的啤酒來澆灌,這些都是天然的肥料。另外像是咖啡渣、蛋殼這些廚餘,曬乾磨碎後也是很好的有機肥,完全不用多花錢買化學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