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嘅枱面有咩?睇睇我哋嘅日常小物分享
每次返到屋企,第一眼見到嘅就係張枱。枱上面有咩?可能係你嘅生活縮影。我嘅工作枱永遠都係亂中有序,左手邊一定會擺住個馬克杯,入面仲有半杯凍咗嘅咖啡。右邊就係成疊文件同埋幾支唔同顏色嘅螢光筆,方便我mark低重要事項。
講到枱面收納,真係一門學問。我整理咗個簡單表格,記錄咗常見嘅枱面物品同佢哋嘅用途:
物品名稱 | 出現頻率 | 主要用途 |
---|---|---|
手機 | 每日 | 聯絡、娛樂、工作 |
筆記本 | 每週 | 記錄靈感、待辦事項 |
充電線 | 每日 | 為電子產品充電 |
零食包裝 | 偶爾 | 解饞、減壓 |
文具 | 經常 | 書寫、標記重要內容 |
有時枱面會突然多咗啲奇怪嘅嘢,譬如上個禮拜我發現枱角放咗個已經開封但係冇食完嘅朱古力包裝。呢啲就係忙碌生活嘅證據啦!特別係趕deadline嘅時候,枱面就會變成戰場,文件、參考書、外賣盒堆到成座山咁高。
而家啲人好鍾意喺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嘅工作枱擺設,有人追求極簡風格,連支筆都要收埋;有人就中意擺滿心愛嘅公仔同裝飾。我個friend仲犀利,佢張枱永遠都係得部電腦同一個水杯,乾淨到令人懷疑佢係咪真係有喺度做嘢。不過講到尾,枱面點擺都係個人習慣,最緊要係自己用得舒服。
記得有次清理枱面,竟然喺堆文件下面搵返失蹤咗兩個月嘅USB手指。原來唔見咗嘅嘢好多時就喺眼前,只係被其他雜物遮住咗。所以而家我都會定期整理枱面,雖然維持唔到幾日又會打回原形,但起碼個過程都幾治癒。
每天在辦公室待超過8小時,你的辦公桌是不是亂到找不到東西?今天來分享辦公桌上必備的5樣物品,工作效率瞬間提升,這些小東西都是我親測有效的法寶,讓工作流程順到不行!
首先一定要有個多功能收納盒,台灣潮濕容易積灰塵,文件散落桌面根本是災難。我推薦三格分層的款式,最上層放迴紋針、便利貼等小物,中間層放充電線,底層放發票收據,找東西不用再翻箱倒櫃。再來是可站立便條紙,開會時隨手記重點超方便,比起平貼的款式更不容易被文件淹沒,重點是台灣廠商做的款式還有附可愛的故宮小物造型底座!
第三樣是人體工學滑鼠墊,手腕有支撐真的差很多。我原本覺得這種東西很雞肋,直到連續加班手痠到不行,換了有記憶棉的款式後,連寫報告都變流暢了。第四要準備迷你保溫杯,台灣辦公室冷氣強到像冰庫,隨時喝溫水才不會感冒,推薦500ml左右的size剛好不會佔空間。
最後是磁吸式手機架,開視訊會議或看教學影片時超實用。台灣很多辦公桌是隔板設計,這種可以隨意調整角度的款式,比傳統支架更靈活。我還會在背面貼memo紙,臨時要記東西直接撕下來超方便!
物品名稱 | 推薦原因 | 台灣採購建議 |
---|---|---|
多功能收納盒 | 分類小物避免桌面凌亂 | 大創39元區就有 |
可站立便條紙 | 會議記錄隨拿隨用 | 誠品有台灣文創聯名款 |
人體工學滑鼠墊 | 減緩手腕壓力 | PChome24h當天到貨 |
迷你保溫杯 | 隨時補充水分不佔空間 | 象印280ml款最剛好 |
磁吸式手機架 | 多角度調整適合各種辦公環境 | 光南大批發50元有找 |
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普通,但實際用過就知道差很多。像我們公司最近換新系統要學操作,我把教學影片架在手機架上邊看邊做,效率比同事快兩倍!還有那個保溫杯,冬天不用一直跑茶水間裝熱水,光是省下的時間每天就多出15分鐘能處理郵件。
學生書桌上放什麼?過來人推薦這些實用小物
最近整理房間時翻到以前讀書的筆記本,突然好懷念那段在書桌前奮鬥的日子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當學生時,書桌上必備的實用小物,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好東西,絕對能讓讀書效率提升不少。
首先一定要有多功能收納盒,現在的學生文具真的越做越貼心。我推薦這種分層設計的,上層放迴紋針、便利貼這些小東西,下層可以收納充電線或耳機。以前我書桌總是亂糟糟的,自從用了這個,找東西超方便,也不會因為桌面太亂影響讀書心情。
物品名稱 | 推薦原因 | 大概價格 |
---|---|---|
計時器 | 幫助專注,番茄鐘工作法必備 | NT$150-300 |
護眼檯燈 | 長時間讀書眼睛不會那麼累 | NT$800-2000 |
可撕式月曆 | 記錄考試日期和重要行程 | NT$50-100 |
軟木留言板 | 釘上待辦事項和鼓勵小語 | NT$200-500 |
伸縮書架 | 節省空間,課本筆記分類放 | NT$300-800 |
再來就是伸縮書架,這個真的拯救了我的小書桌!以前課本都堆在桌上,寫作業時連手肘都沒地方放。這種可以調整寬度的書架,能根據書本大小自由變化,而且通常都有好幾層,把常用的參考書和筆記本分門別類放好,要用時隨手就能拿到。
護眼檯燈也是不能少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學生都要用平板或電腦上課。我推薦選擇可調色溫和亮度的款式,晚上讀書時把燈光調成暖黃色,眼睛比較不會那麼吃力。記得要選有認證的護眼燈,雖然價格可能高一點,但對眼睛的保護真的很重要。
餐桌上的擺設技巧,讓用餐氛圍更温馨
想要讓家裡吃飯更有儀式感嗎?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的餐桌擺設技巧,就能讓平凡的日常用餐變得超有質感!台灣人最愛這種小確幸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撇步,不用花大錢也能營造出溫馨的用餐氛圍。
首先,桌布絕對是營造氣氛的關鍵!建議可以準備2-3種不同風格的桌布輪流使用,像是素色棉麻款適合日常,格紋或碎花款則很適合週末聚餐。記得要根據季節換顏色喔,夏天用清爽的藍綠色系,冬天就用溫暖的奶茶色,整個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
餐具的搭配也很有學問,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基本組合:
場合 | 主餐盤 | 水杯 | 餐巾 | 小提醒 |
---|---|---|---|---|
日常用餐 | 陶瓷淺盤 | 玻璃杯 | 素色紙巾 | 簡單清爽最耐看 |
朋友聚餐 | 石紋深盤 | 霧面杯 | 條紋布巾 | 可以加個小蠟燭更有fu |
節慶晚餐 | 金邊白瓷 | 水晶杯 | 刺繡餐巾 | 搭配鮮花效果加倍 |
中間擺個小盆栽或小花瓶超級加分!不用去花店買,路邊摘幾朵野花、陽台的香草植物,或是全聯買的小盆栽都很適合。最近很流行用多肉植物當餐桌擺飾,可愛又好照顧。如果家裡有小朋友,放些他們畫的餐墊或手作小物,整個家的溫度都出來了。
燈光也是營造氛圍的高手,建議用2700K-3000K的暖黃光,千萬別用白光會很像辦公室!吊燈高度最好離桌面60-70公分,這樣光線最柔和。如果餐桌靠牆,掛幅簡單的畫或照片牆也很不錯,吃飯時看著心情都會變好。